诗偈(其二十)
唐 · 庞蕴
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
祇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
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祇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
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注释
白衣:指修行者或僧侣的白色服装。执相:执着于事物的表象。
真理:宇宙的真相或佛法的真谛。
空生:自然而然产生。
心无碍:心灵不受束缚,自由开放。
智慧:洞察力和理解力。
纵横:形容智慧全面且深入。
师子吼:狮子吼,佛教中象征佛陀的威严教诲。
野干:比喻粗俗或未经修炼的人。
鸣:发出声音。
菩提:觉悟,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最妙:极佳,无比。
假名:虚假的名字或标签。
翻译
身着白衣无需执着外相,真理从虚空中自然显现。只因内心无拘无束,智慧便能自由发挥,无所不至。
只认可狮子般威严的教诲,不容许粗俗之言的干扰。
菩提境界最为精妙,但即使是它也被视为虚假的名相。
鉴赏
这首诗作是唐代和尚庞蕴的作品,属于佛教詩偈。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禅宗对于真理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修行者内心状态的一种指引。
“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这里的“白衣”通常指的是在家众生的平常穿着,与出家僧人的袈裟相区别。诗中说“白衣不执相”,意味着即使是在俗世的打扮下,也不要执著于外相,真理不是通过外在的形象或仪式得来的,而是从空无、自然之中生出。
“祇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这是说,只要内心没有障碍,就能达到一种超越常人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自由自在地展现出来,不受任何限制。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这里的“师子吼”指的是佛教中的高僧大德,他们的言论如同狮子吼声,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而“野干鸣”则比喻那些不入流的、浅薄之辈,不应该让他们的声音混入正统的佛法讨论中。
“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菩提是梵语“bodhi”的音译,意味着觉悟。诗中说它是最为奇妙的,但即便如此,“菩提”这个名称也是不离言说的层次,因此被称为“假名”,表明真正的觉悟超越语言和概念的局限。
整首诗偈通过深奥的佛理,引导修行者追求心灵的自由与智慧的觉醒,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禅学中直接体验真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