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日省农上方门,遵河而南,止于夹冈门同人馆,示诸生二首(其二)
明 · 湛若水
先时旱妨麦,我心忧忡忡。
一雨幸全收,我心乐沨沨。
忧乐岂以我?实与人天通。
譬如诸子心,翕然何来同。
一雨幸全收,我心乐沨沨。
忧乐岂以我?实与人天通。
譬如诸子心,翕然何来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题为《四月二十三日省农上方门,遵河而南,止于夹冈门同人馆,示诸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前两句“先时旱妨麦,我心忧忡忡”描绘了先前的旱灾对麦田的威胁,诗人内心充满忧虑。接着,“一雨幸全收,我心乐沨沨”则表达了雨后农作物得以保全的喜悦,诗人的心情随之轻松。
诗人进一步指出,他的忧乐并非仅关乎个人情绪,而是与百姓的福祉紧密相连:“忧乐岂以我,实与人天通。”这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认为个人的情感与天下的兴衰息息相关。最后两句“譬如诸子心,翕然何来同”,诗人以比喻的方式,说大家的心意如同众子之心,一致地感受到这种忧乐之情,强调了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社会安宁的共同愿望。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体察百姓疾苦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