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仙岩,复题寺壁
清 · 林占梅
远望峰峦画本张,钟声迢递度禅堂。
一溪沙石晴波洁,半岭松杉午气凉。
云里僧归衣带湿,花间客过屐生香。
重来胜地酣凭眺,扫壁寻诗兴更狂。
一溪沙石晴波洁,半岭松杉午气凉。
云里僧归衣带湿,花间客过屐生香。
重来胜地酣凭眺,扫壁寻诗兴更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大仙岩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静谧氛围,以及对这一胜地的深深喜爱和感慨。首联“远望峰峦画本张,钟声迢递度禅堂”以“画本张”形象地展现了远处山峦如画卷般展开的壮丽景象,而“钟声迢递度禅堂”则通过悠长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暗示着禅宗的深远意境。
颔联“一溪沙石晴波洁,半岭松杉午气凉”进一步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纯净与凉爽。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闪烁,沙石清晰可见,展现出一种宁静之美;而半山腰的松杉在正午时分散发出凉爽的气息,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清凉。
颈联“云里僧归衣带湿,花间客过屐生香”则通过僧人归途中的衣衫湿透和过客脚下的香气,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僧人的湿衣可能是因为在云雾中行走,而客人的屐香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两者都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亲近。
尾联“重来胜地酣凭眺,扫壁寻诗兴更狂”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美丽之地的留恋之情。他期待再次造访,不仅为了欣赏景色,更是为了寻找灵感,创作更多的诗歌。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创作热情,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游览大仙岩时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宁静之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