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李刘二生还江右用陶韵(其一)赏析

送李刘二生还江右用陶韵(其一)

明 · 陈献章
夜闻桂树芳,晨起山鸟喧。
客从远方来,历我阶西偏。
手持诸侯书,徵会在匡山。
我愿结其人,遂往不复还。
滞形宇宙内,俛仰独何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居的画面。诗人夜间被桂花香气唤醒,早晨起来听到山鸟的喧闹声,显得自然宁静。接着,远方的客人带着诸侯的书信来访,告知他匡山将有一次重要的集会。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客人的欣赏和想与其结交的愿望,决定一同前往,甚至有不再回归的决心。诗人身处广阔天地,感叹自身形迹的暂时停留,低头抬头间,内心充满无尽的感慨和深沉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隐逸与追求的精神风貌。

词语解释

徵会的意思:1.征召诸侯会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徵会讨贰。” 杜预 注:“徵召诸侯,将冬会于 温 。”《东周列国志》第三三回:“﹝ 襄公 ﹞乃出徵会之牘,不送 齐侯 ,却先送 楚成王 求署。”2.犹聚集。 汉 桓谭 《新论·识通》:“﹝ 汉武帝 ﹞信其巫蛊,多徵会邪僻,求不急之方。”《后汉书·张奂传论》:“ 陈蕃 、 竇武 奋义草谋,徵会天下,名士有识所共闻也。”...

方来的意思:(1).将来。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 王孙圣 ﹞博学彊识,通於方来之事,可占大王梦。”《后汉书·皇后纪序》:“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来,岂不休哉!”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又驿中言别友人》词:“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2).近来。 唐 韦应物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从邑令饮因以赠之》诗:“车马日萧萧,故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如何。”...

复还的意思:(1).回返。 刘大白 《西风》诗五:“难道一去不复还吗?”(2).恢复,归还。闽剧《炼印》第五场:“本院今日当堂开释你等,并复还功名,你等回去吧。”...

匡山的意思:(1).山名。即 江西省 的 庐山 。《梁书·处士传·刘慧斐》:“尝还都,途经 寻阳 ,游於 匡山 。” 唐 韩愈 《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偶到 匡山 曾住处,几行衰泪落烟霞。” 宋 叶适 《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又言謫 匡山 , 五老 烟霞鲜。”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魔见》:“庙食 匡山 已百春,威灵显赫四方闻。”参见“ 匡庐 ”。(2).山名。在 四川省 江油县 西,亦名 大匡山 、 大康山 。 唐 杜甫 《不见》诗:“ 匡山 读书处,头白好归来。”(3).山名。在 浙江省 ...

遂往的意思:谓以往的错误。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风成俗习,莫不逐末流,遁遂往,可慨者也。”《宋书·二凶传·元凶劭》:“如有守迷遂往,党一凶类,刑兹无赦,戮及五宗。”《梁书·袁昂传》:“若执迷遂往,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西偏的意思:(1).西部;西方边远地区。《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乃使 公孙获 处 许 西偏。”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青鸟所解,路诚亶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2).西侧。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 宋 陆游 《涪州》诗:“古垒西偏晓繫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宇宙的意思:◎ 宇宙 yǔzhòu(1) [in the universe](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远方的意思:◎ 远方 yuǎnfāng[distant place] 远处;远地远方的客人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汉· 贾谊《论积贮疏》...

诸侯的意思:◎ 诸侯 zhūhóu[the feudal princes;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 苏洵《六国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