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翰长赵侍郎
唐 · 黄滔
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
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
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
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
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
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
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禹门:指龙门。仙都:仙境。
贾氏:古代姓氏。
季虎:比喻权贵。
荀家:古代姓氏。
头龙:比喻尊贵人物。
日月重轮:日月交替,象征天地。
五色笔:象征文采。
八花塼:形容宫殿。
御制:皇帝所作。
风骚古:指古代诗歌。
凤掖:指朝廷。
鳌峰:比喻高位。
攀鸿:比喻追求高位。
为鲤:比喻科举考试。
泽国:水乡。
秦关:秦朝的关隘。
葭律:古代乐律之一。
岳松:高山上的松树。
幽滞:才华被埋没的人。
登庸:仕途晋升。
翻译
在禹门西边随风飘荡,忽然欣喜能踏入仙都的踪迹。贾氏家族频繁接近季虎,荀家因此敢于拜见头龙。
双手托起日月重轮升起,这里是天地间正气汇聚之处。
五色神笔驱使神灵出没,八花砖连接天帝显得从容不迫。
以诗回应御制的风雅,议论如同人情的鼎鼐般浓厚。
哪里有地方能超越凤阁,再没有山峰能胜过鳌峰的峻峭。
初来乍到便想攀龙附凤,长久以来如鲤鱼跃龙门的愿望。
水乡雨后草木荒芜,秦关雪中竹杖折断。
吹拂出温暖景象如芦苇律动,引导我攀上岳松的纤细藤萝。
希望明天能推荐滞才,以免哭泣之声触动仕途的升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投翰长赵侍郎》。诗中充满了对仙都和神山的向往,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赞美。
"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 表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渴望,如同追寻飘逸的蓬草,不经意间便到达了仙界的边缘。这里的“禹门”可能指的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遗迹,而“仙都”则是神话中的仙界所在地。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这两句通过提及古代著名书法大家,如贾逵、许询、季鸿和荀悦等人,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他们的手笔如同神龙一般,在纸上舞动。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这里借用天文和宇宙之象,比喻书法的高超境界,如同在握日月,掌控乾坤之气,发出如大钟般的清音。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描述了书法中的线条变化多端,如同神仙一般自由自在,甚至能与皇帝相连接,显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之高超和神圣的赞美。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这里诗人提到了自己作诗回赠给侍郎时,风格上承接了古代的风骚,而内容则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人间的真挚情感。
整首诗通过书法、仙境和自然景观等元素,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对高洁境界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学才能得到赏识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