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雨薄寒枕上作
宋 · 周紫芝
睡过花时常掩关,老人欢意自应阑。
愁边可奈雨如许,客里不禁天尚寒。
数月乡音无雁到,一年春事已梅酸。
梦馀犹忆江头路,拟唤归舟下急湍。
愁边可奈雨如许,客里不禁天尚寒。
数月乡音无雁到,一年春事已梅酸。
梦馀犹忆江头路,拟唤归舟下急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寂静的环境中,面对着晚雨和薄寒,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睡过花时常掩关,老人欢意自应阑”中,“掩关”二字透露出一种宁静与封闭之感,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而“老人欢意自应阑”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苍凉。
接着,“愁边可奈雨如许,客里不禁天尚寒”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与外在环境的寒冷,两者相互映衬,使得情感更加深沉。雨如倾诉,寒气逼人,不仅物理上的寒冷,更是心灵上的孤寂与忧郁。
“数月乡音无雁到,一年春事已梅酸”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时间的流逝感。数月未见家乡的信使(雁),一年的春光已逝去,梅花的酸涩似乎也象征着时光的苦涩与无奈。这种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构成了诗中最为动人的部分。
最后,“梦馀犹忆江头路,拟唤归舟下急湍”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梦醒之后,仍然难以忘怀那条通往故乡的江边之路,渴望能够乘舟返回故乡的心愿。这里的“急湍”既指自然界的水流湍急,也暗喻着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面对晚雨薄寒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