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赠徐砺
唐 · 罗隐
灵蛇桥下水声声,曾向桥边话别情。
一榻偶依陈太守,三年深忆祢先生。
尘欺鬓色非前事,火爇蓬根有去程。
还把馀杯重相劝,不堪秋色背郧城。
一榻偶依陈太守,三年深忆祢先生。
尘欺鬓色非前事,火爇蓬根有去程。
还把馀杯重相劝,不堪秋色背郧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灵蛇桥:一座有灵蛇传说的桥。水声声:流水潺潺的声音。
话别情:告别时的交谈。
一榻:一张榻榻米或床铺。
陈太守:指陈姓的地方官员。
祢先生:对老师的尊称,可能指一位姓祢的老师。
尘欺鬓色:岁月使头发斑白。
非前事:不再是过去的模样。
火爇蓬根:生活如燃烧的草根,暗示新的开始。
不堪:难以忍受。
秋色:秋天的景色。
背郧城:离开郧城。
翻译
灵蛇桥下的流水声声,曾经在桥边诉说着离别之情。偶尔在陈太守的榻边休息,三年来深深怀念祢先生的教诲。
岁月流逝,两鬓斑白不再是当初模样,生活如同点燃的草根,有了新的旅程。
再次举杯相劝,却难以承受这秋天的景色,离开郧城的伤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不舍。起始两句“灵蛇桥下水声声,曾向桥边话别情”通过灵动的水声和桥边的离别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第三、四句“一榻偶依陈太守,三年深忆祢先生”则透露出诗人在独处中偶尔依靠的陈旧床榻,联想起三年前与祢先生共度的时光。这里的“深忆”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深刻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尘欺鬓色非前事,火爇蓬根有去程”则用形象的比喻,指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鬓发被尘土染污,不再是往日的模样;而火烧过的蓬草,留下了往事的痕迹,但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最后两句“还把馀杯重相劝,不堪秋色背郧城”则是诗人在感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之后,仍旧想借酒精来慰藉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情。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挽留那不断后退的秋天景象和背离郧城的痛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深沉友情的珍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