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晚宜楼赏析

晚宜楼

明 · 孙承恩
结构幽栖处,江天欲暮时。
翠屏看更好,虚阁坐偏宜。
霞映千峰乱,潮随一棹移。
横空翻暝色,绝岛起孤吹。
倦鸟投林速,归云到峡迟。
喜看群动息,觉与众缘遗。
忽忽浮生事,悠悠千古思。
且将娱晚兴,聊复撚吟髭。
胜事君多会,高情我最知。
愧非陶谢手,细写入新诗。

鉴赏

此诗《晚宜楼》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独坐于幽静楼阁中,欣赏江天美景的情景。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联“结构幽栖处,江天欲暮时”,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楼阁隐匿于幽静之处,江天即将黄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翠屏看更好,虚阁坐偏宜”两句,通过视觉与感受的对比,强调了此处环境的宜人,翠绿的屏障增添了几分生机,空旷的楼阁则更显清幽。

颔联“霞映千峰乱,潮随一棹移”,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动态美,霞光映照在连绵的山峰上,显得错落有致;江潮随着划桨声缓缓移动,动静结合,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壮丽。颈联“横空翻暝色,绝岛起孤吹”,通过“翻”、“起”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夜幕降临,空中弥漫着沉寂的暮色,远处孤岛上似乎传来悠扬的笛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

尾联“倦鸟投林速,归云到峡迟”,以“倦鸟”与“归云”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归宿与流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感慨。最后,“喜看群动息,觉与众缘遗”,诗人欣喜于万物皆归于平静,内心也超脱了尘世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解脱。“忽忽浮生事,悠悠千古思”,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思绪飘渺至千古,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且将娱晚兴,聊复撚吟髭”,在这样的时刻,诗人选择以诗歌来寄托情感,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胜事君多会,高情我最知”,表达了诗人对志同道合者的向往,以及对自己高尚情怀的自许。“愧非陶谢手,细写入新诗”,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虽非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大诗人,但仍尽力将这份感悟融入新的诗作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