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潘次耕太史(其三)赏析

送潘次耕太史(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相见佗城识玉珂,金装未及陆生多。
紫云割尽羚羊石,沉水薰馀孔雀罗。
越女自甘婚媾失,明妃谁奈画图何。
琵琶马上纷无数,出塞看伊逐紫驼。

鉴赏

此诗《送潘次耕太史(其三)》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与友人潘次耕分别时的场景与内心情感。

首联“相见佗城识玉珂,金装未及陆生多”,以“玉珂”象征友人的尊贵身份,与“金装”相呼应,暗示友人身着华丽服饰。然而,“未及陆生多”一句,暗含对比之意,似乎在说友人的装饰虽美,却不及古代学者陆生的风雅与内涵丰富。

颔联“紫云割尽羚羊石,沉水薰馀孔雀罗”,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物品来营造氛围。紫云象征着神秘与美丽,羚羊石则寓意珍贵与纯洁,沉水香与孔雀罗则代表了高雅与奢华。这两句通过描绘这些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留下的美好记忆与怀念。

颈联“越女自甘婚媾失,明妃谁奈画图何”,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越女与明妃分别代表了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越女因婚事而失落,明妃则因画图而被描绘成悲剧形象。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留下的情感空缺与内心的哀愁。

尾联“琵琶马上纷无数,出塞看伊逐紫驼”,以琵琶声与出塞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琵琶是古代乐器,常与离别、思乡之情相关联。出塞则是古代文人表达对远方、对未知世界向往或离别之情的常见意象。这里的“逐紫驼”可能是指友人离开,走向远方,留下诗人独自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