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其三)赏析

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雨脚如麻坐到明,雨楼听尽五更声。
无人共唱寻寻觅,有子聊教仄仄平。
凌室不能藏腊冻,稼场或至误秋成。
谁知忧世书生意,惟愿天阶正玉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在雨中静坐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平安岁月的渴望。

“雨脚如麻坐到明”,这里形容了连绵不断的雨声,如同细小的麻线一样,将夜晚拉得很长。诗人静坐在这漫长的夜里,仿佛时间都被这细雨拉慢了步伐。

“雨楼听尽五更声”,“五更”是古代分割夜晚的方式,每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句表明诗人在深夜中倾听着雨声,直到天将亮时。雨声成了他唯一的陪伴,显示了诗人的寂寞与孤独。

“无人共唱寻寻觅”,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对友人的思念。他渴望有人能与之共同吟唱古诗文词,以此来打发寂寞,但却找不到知音。

“有子聊教仄仄平”,这里的“有子”可能是指亲朋好友或学生。尽管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心声,但他仍旧尽力去教导他们,传授知识。在这段宁静而孤独的时光中,他找到了与外界沟通的方式。

“凌室不能藏腊冻”,“凌室”指的是高楼或书房。诗人在这里无法避免外界的寒冷和世事的干扰。这也象征着他内心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力感。

“稼场或至误秋成”,这句话表达了对农时不利所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担忧。如果连绵的雨水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那么秋天的收成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和自然的关怀。

“谁知忧世书生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为这个世界担心,为身为书生的自己担心。他的忧虑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更是对整个时代的焦虑。

最后,“惟愿天阶正玉衡”则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他希望能够有一种标准或秩序像玉一样纯洁和公正,来规范这个世界,让一切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这里的“天阶”可能指的是皇宫或朝廷,意味着他对于社会高层能有所作为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夜静坐的情景,以及对朋友、学生和世界的思念与忧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