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同行父元兆集惟寅第作
明 · 胡应麟
皂帽攲斜白苧袍,尊前华发渐萧萧。
西堂残暑驱纨扇,南陌新凉上彩毫。
风度蛩声油幕远,月分萤影画墙高。
从知只字千秋在,底事平原说四豪。
西堂残暑驱纨扇,南陌新凉上彩毫。
风度蛩声油幕远,月分萤影画墙高。
从知只字千秋在,底事平原说四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雨中同行的场景,诗人胡应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形象与环境氛围。首联“皂帽攲斜白苧袍,尊前华发渐萧萧”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皂帽斜戴,白苧袍着身,尊前的华发渐渐稀疏,展现出一种岁月的痕迹和沉稳的气质。
颔联“西堂残暑驱纨扇,南陌新凉上彩毫”则通过季节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转。西堂的余热被纨扇驱散,南陌的新凉已至,彩毫之上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清凉,暗示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的生活节奏相呼应。
颈联“风度蛩声油幕远,月分萤影画墙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微风轻拂,远处传来蟋蟀的低吟,油幕之下,月光将萤火虫的影子映照在高高的画墙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尾联“从知只字千秋在,底事平原说四豪”表达了对文字与历史的尊重与感慨。诗人认为,即使只是寥寥数语,也能流传千古,而那些所谓的“平原四豪”,即古代著名的文人雅士,他们的事迹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唯有文字能够永恒。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形象、自然景象及历史哲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邃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