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翠微寺
披衣起坐问行李,仆夫屡报天阴晴。
昨日路长频雨阻,今日东风得无苦。
杉松连山寒欲动,橘柚隔篱香半吐。
却忆京城无事时,人家打酒夜深归。
醉里不知妻子骂,醒后肯顾儿啼饥。
如今流落长江上,所至盗贼犹旌旗。
已怜吴县风俗僻,况复中原消息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翠微寺出发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首句“古殿突兀风有声”,以“古殿”和“风有声”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界的生动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感慨。接着,“粥鱼欲打鸡三鸣”一句,通过晨钟暮鼓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宁静与庄严,同时也预示着一天的开始。
“披衣起坐问行李,仆夫屡报天阴晴”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诗人起身后的动作与对天气的关注,体现了旅途中的谨慎与不安。通过仆人的报告,诗人对天气的变化保持警觉,反映了他对行程的重视和对未知的担忧。
“昨日路长频雨阻,今日东风得无苦”两句,对比了昨天的艰难与今天的稍有好转,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稍许改善的欣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杉松连山寒欲动,橘柚隔篱香半吐”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杉松的坚韧与橘柚的香气,象征着即使在寒冷与困顿中,生命依然充满活力与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寓意着即便身处逆境,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却忆京城无事时,人家打酒夜深归”两句,通过回忆京城的闲适生活,与当前的流离失所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安宁生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醉酒后的无忧无虑与醒后的责任与忧虑,形成了深刻的心理反差,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醉里不知妻子骂,醒后肯顾儿啼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对比,通过醉酒时的放纵与清醒后的责任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这种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关怀,与外界环境的艰苦形成鲜明对照,凸显了诗人在困境中对家人的深情与牵挂。
最后,“如今流落长江上,所至盗贼犹旌旗”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流离状态与所处环境的动荡不安。面对盗贼横行的社会现实,诗人不仅感到身体上的危险,更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压抑与无力。
“已怜吴县风俗僻,况复中原消息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中原地区战乱的关切。吴县的僻静与中原消息的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家人的深情。它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