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赏析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

宋 · 苏辙
矫矫吴越士,远为并代行。
寒暄虽云异,慷慨慰平生。
我昔在济南,君时事淄青。
连年食羊炙,便欲忘莼羹。
问君弃乡国,何似敝屣轻。
丈夫事所志,归去无田耕。
闲官少愧耻,教子终馀龄。
定心养浩气,闭目收元精。
此志我亦然,偶与长者并。
会合不可期,未易夸者评。

拼音版原文

jiǎojiǎoyuèshìyuǎnwèibìngdàixíng

hánxuānsuīyúnkāngkǎiwèipíngshēng

zàinánjūnshíshìqīng

liánniánshíyángzhì便biànwàngchúngēng

wènjūnxiāngguóqīng

zhàngshìyángzhìguītiángēng

xiánguānshǎokuìchǐjiàozhōnglíng

dìngxīnyǎnghàoshōuyuánjīng

zhìránǒuchángzhěbìng

huìwèikuāzhěpíng

注释

矫矫:形容人才能出众。
并:并列、相提并论。
寒暄:问候寒暄。
慷慨:豪迈、大方。
济南:古地名。
淄青:古代行政区划。
羊炙:烤羊肉。
莼羹:莼菜汤。
弃乡国:离开故乡。
敝屣:破旧的鞋子,比喻不值一提的事物。
丈夫:指男子。
田耕:耕田劳作。
闲官:无实权的官职。
愧耻:羞愧。
定心:坚定心志。
元精:生命的根本力量。
长者:年长有德之人。
会合:相聚。
夸者评:评价、比较。

翻译

矫健的吴越人士,远行至北方并州一带。
虽然气候和习俗不同,但豪情壮志足以安慰人生。
我过去在济南任职时,你正忙于淄青的事务。
多年吃着羊肉,几乎忘记家乡的莼菜汤。
请问你为何舍弃故乡,视如敝屣般轻易离开。
大丈夫追求的是志向,即使回去也无田可耕。
在闲职中我少有羞愧,教育孩子度过余生。
我修炼内心,培养浩然正气,静心收敛精神元气。
这样的志向我也认同,偶尔能与德高望重的人相提并论。
相聚的机会难以预料,评价不易,需谨慎对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赠送给同年同科进士余京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乡赴任的感慨和对彼此志向的理解。"矫矫吴越士"赞扬了余京的才情和品格,"远为并代行"则描绘了他的远行之路。诗人回忆了自己在济南与余京共事的时光,感叹友情深厚,即使两地气候不同,也能互相慰藉。

"问君弃乡国,何似敝屣轻"表达了对友人舍弃故乡的豁达态度,认为他能像对待破旧鞋子一样轻松放下。接下来,诗人鼓励友人坚持自己的理想,即使没有田地可耕,也能以闲官之位培养正直之心,教育后代度过晚年。

"定心养浩气,闭目收元精"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友人寄予的期望。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志向,只是机缘巧合与余京同行。结尾处"会合不可期,未易夸者评"表达了对相聚难期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鼓励,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