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元吉提刑席上得雨韵三首(其一)
宋 · 袁说友
西山忽作暮捲势,长蜺噀水驱炎晖。
雷车震动吹海立,火伞退避如鹢飞。
天公不惮翻覆手,客醉何惜淋浪衣。
云收暑退夜空阔,归路已觉星河稀。
雷车震动吹海立,火伞退避如鹢飞。
天公不惮翻覆手,客醉何惜淋浪衣。
云收暑退夜空阔,归路已觉星河稀。
注释
暮捲:傍晚的壮观景象。长蜺:长虹。
噀水:喷洒水雾。
炎晖:炎热的阳光。
雷车:比喻强烈的风暴。
火伞:形容夏日烈日。
鹢飞:比喻快速移动。
天公: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称呼,指天空之神。
淋浪衣:被雨水打湿的衣服。
云收暑退:暑气消退,乌云散去。
星河稀:星星稀疏,银河明亮。
翻译
西山忽然呈现出傍晚的壮丽景色,长长的虹霓喷洒着水雾驱散炎热的阳光。如同雷神驾驭的车辆在海上掀起波涛,炽热的太阳仿佛被吓得像鹢鸟一样迅速退去。
天空之神毫不畏惧地施展他的翻云覆雨之术,即使客人喝醉了也不在乎衣服被雨水打湿。
随着暑气消退,乌云散去,夜晚的天空变得开阔,回家的路上星星稀疏,银河显得更加明亮。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骤雨降临的壮观景象。诗人以"西山忽作暮卷势"开篇,形象地写出乌云疾速聚集,仿佛傍晚的山峦翻卷而来。紧接着,"长蜺噀水驱炎晖"运用了虹霓吞吐雨水的形象,生动描绘了雨前的炽热与清凉之间的转换。"雷车震动吹海立"进一步强化了雷声的震撼力,仿佛雷神驾驭着车辆在云端行驶,吹起海浪,使得炎热的阳光迅速退去。
"火伞退避如鹢飞"中,“火伞”喻指烈日,而“鹢飞”则形容太阳快速消失的情景,比喻巧妙。诗人赞叹大自然的力量,"天公不惮翻覆手",表达对天公降下甘霖的敬佩。在这样的豪雨中,诗人甚至毫不介意被淋湿,"客醉何惜淋浪衣",流露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云收暑退夜空阔,归路已觉星河稀",写雨过天晴后,暑气消散,夜晚的天空开阔无垠,星星稀疏,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也暗示着诗人归途的惬意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日暴雨的壮美,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