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游任氏萧然山堂和高则诚璧间韵
海水江水咫尺合,吴山越山图画分。
干戈满目正崇武,笔砚随身谁卖文。
幸得风流二三子,清吟剧饮到斜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萧然山堂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暑雨后的凉风、山间的飞云、海与江的交汇、吴山与越山的对比,以及眼前干戈与内心风流的反差,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时局的感慨。
首句“暑雨凉风七月尽”,点明了时节与天气的变化,暑热渐退,凉风送爽,为下文描绘清凉的山中景象做了铺垫。接着,“萧然山上看飞云”一句,通过“萧然”二字,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而“飞云”则赋予画面动态美,两者相映成趣。
“海水江水咫尺合,吴山越山图画分”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海与江仿佛近在咫尺,却又各自独立,吴山与越山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各具特色,相得益彰。这种视觉上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干戈满目正崇武,笔砚随身谁卖文”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现实,面对战乱四起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武力与和平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动荡年代中,虽身怀才华却难以施展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幸得风流二三子,清吟剧饮到斜曛”一句,诗人庆幸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同享受清雅的吟唱与畅饮,直到夕阳西下。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词语解释
笔砚的意思: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
二三的意思:(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
风流的意思:◎ 风流 fēngliú(1)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风采特异,业绩突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是真名士自风流(3) [dissolute;loose]∶放荡不羁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4) [romantic]∶具有色情特点或色情上得到满足风流小说(5) [custom and culture]∶风俗...
干戈的意思:[释义](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 [构成]动宾式:干|戈 [例句]化干戈为玉帛。(作宾语)...
干戈的意思:[释义](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 [构成]动宾式:干|戈 [例句]化干戈为玉帛。(作宾语)...
海水的意思:◎ 海水 hǎishuǐ(1) [seawater]∶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海水浴(2) [brine]∶海洋中的水(3) [the sea]∶海海水不可斗量...
画分的意思:划分;区分。《墨子·尚同上》:“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 清 陈鳣 《对策》卷二:“经传画分,同他籍者谓为窜入,引《诗》《书》者悉与从删,何邪?” 蔡元培 《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用美术的教育﹞提起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画分人我的僻见,保持一种永久和平的心境。”...
江水的意思: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剧饮的意思:◎ 剧饮 jùyǐn[drink unrestrainedly; drink one’s fill] 痛饮;豪饮;极渴时快速喝东西...
凉风的意思:◎ 凉风 liá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凉风掠面...
卖文的意思:以写作诗文换取钱财。 唐 杜甫 《闻斛斯六官未归》诗:“故人 南郡 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明 李开先 《李崆峒传》:“ 崆峒 虽四次下吏,而晚景富贵骄奢,以其据纷华之地,而多卖文之钱耳。” 茅盾 《创作生涯的开始》:“至于今后怎么办,也许要长期蛰居地下,靠卖文维持生活了。”...
满目的意思:◎ 满目 mǎnmù[eyeful] 充满视野琳琅满目...
七月的意思:《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清吟的意思:清吟清吟 ...
山越的意思: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后汉书·灵帝纪》:“ 丹阳 山 越 贼围太守 陈夤 , 夤 击破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分部诸将,镇抚山 越 ,讨不从命。”《新唐书·裴休传》:“剧贼 栗鍠 诱山 越 为乱,陷州县。”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三国志四·山越》:“山 越 者,自 周 秦 以来,南蛮总称百 越 ,伏处深山,故名山 越 。”...
山图的意思:(1).传说中的仙人名。 汉 刘向 《列仙传·山图》:“ 山图 , 陇西 人也。少好乘马,马蹋之折脚,山中道人教服地黄、当归、独活、苦参,服一岁而不嗜食,病愈身轻。追道人问之,自云:‘五岳使,之名山採药。能随吾,汝便不死。’ 山图 追随之六十餘年,归来行母服於冢间,期年復去,莫知所之。”《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夷》:“﹝ 莋都 ﹞土出长年神药,仙人 山图 所居焉。”《文选·左思<蜀都赋>》:“ 山图 采而得道, 赤斧 服而不朽。” 李周翰 注:“ 山图 、 赤斧 ,列仙名。” 明 王錂 《春芜记·寻真...
随身的意思:随身指的是随身携带、随身带着的意思。...
图画的意思:[释义](名)在平面上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构成]并列式:图+画 [例句]画图画。(作宾语)...
吴山的意思:(1).山名。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南。参见“ 吴岳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称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东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颜亮 )閲 柳 ( 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吴山 立马之思。”(3). 吴 地的山。 三国 吴 故地的山。《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孙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萧然的意思:(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斜曛的意思:(1).黄昏,傍晚。 元 陈旅 《题韩伯清所藏郭天锡画》诗:“岁晚怀人增感慨,晴窻展玩到斜曛。” 明 孙柚 《琴心记·汉宫春晓》:“嬾结芙蓉带,愁鬆翡翠裙。晓来香阁坐,常恐又斜曛。”(2).落日的馀辉。 清 周亮工 《同箨庵酌第二泉竟》诗之一:“轻舟能暂泊,扶老送斜曛。” 林纾 《题画》诗:“危栈黏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
幸得的意思:(1).幸而;幸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他原来结交我是要借我骗 胡三公子 ,幸得 胡 家时运高,不得上算。”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哎呀,今晚上幸得遇到你们!’她深感庆幸地说。”(2).有幸能够。 宋 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 宋 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歟!”...
雨凉的意思:雨后的凉快天气。 唐 郑谷 《题汝州从事厅》诗:“自説小池栽苇后,雨凉频见鷺鶿飞。”...
月尽的意思:指旧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魏书·律历志上》“章岁,五百五”原注:“古十九年七闰,闰餘尽为章。积至多年,月尽之日,月见东方,日蚀光晦,輙復变历,以同天象。”《书·胤征》“先时者杀无赦” 唐 孔颖达 疏:“月初为朔,月尽为晦……晦者,月尽无月,言其闇也。”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为军丁月粮,先年月头给放,不过初五,近年多在月尽或次月初方给。”...
咫尺的意思:◎ 咫尺 zhǐchǐ(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咫尺之遥(2) [small]∶比喻微小无咫尺之功...
二三子的意思:◎ 二三子 èrsānzǐ[all of you] 诸位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