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向禅师开山石壁
宋 · 释居简
虎驯石上倚藤枝,细把兴亡问向师。
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
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
鉴赏
这首诗以“书向禅师开山石壁”为题,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虎与石、藤枝的互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
首句“虎驯石上倚藤枝”,描绘了一只驯服的老虎在岩石上依靠着藤枝的姿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场景。这里的“驯”字不仅指老虎的温顺,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预示着接下来诗句中的主题——历史与自然的对话。
次句“细把兴亡问向师”,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意图,即通过与“师”的对话来探讨历史的兴衰更替。这里的“师”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见证者,或者是某种超然的存在,象征着时间与智慧的积累。诗人通过与“师”的交流,试图探寻历史背后的深层意义和规律。
后两句“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千柱已随烟焰”暗示了历史上的辉煌建筑或文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如同被烟雾和火焰吞噬,象征着历史的无常和易逝。后一句“何如表刹未开时”则提出了一个对比性的问题,即在这些辉煌之前,事物是如何开始的?这不仅是对历史起点的追问,也是对创造与发展的思考,引导读者去想象和探索历史的起源和初始状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反思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篇关于时间、存在与价值的沉思录,激发人们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