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智叔归济南
漂流知分际,会合见平生。
旅枕劳归梦,家山入去程。
空斋桃李月,寂莫照清明。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党怀英所作的《送高智叔归济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高智叔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归途的关切和对友人家庭生活的思念。
首联“已作西溪约,还为汶上行”,点明了诗人与友人曾有过在西溪相聚的约定,但如今却不得不为了汶上的行程而分离,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不舍。
颔联“漂流知分际,会合见平生”,通过“漂流”与“会合”的对比,强调了人生的聚散无常,同时也寄托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这里的“分际”既指自然界的水流方向,也暗喻人生的轨迹与命运。
颈联“旅枕劳归梦,家山入去程”,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情景。友人在旅途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满是对家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期待。这句诗细腻地刻画了离别后对家的深深眷恋。
尾联“空斋桃李月,寂莫照清明”,以清冷的月光洒在空荡荡的书房,映照着桃李花,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离别、思念、归途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佳作。
词语解释
分际的意思:(1).界限;分寸。《史记·儒林列传》:“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曾文正公挽联》:“如此措辞,既合分际,亦颇善於斡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一篇:“史家成见,自 汉 迄今盖略同:目録亦史之支流,固难有超其分际者矣。”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足以显示自己实在是一个纯洁青年,并不是一见异性就忘乎其形,连什么分际都不顾的。”(2).紧要关头。《水浒传》第十二回:“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
归梦的意思:归乡之梦。 南朝 齐 谢朓 《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 荆臺 下,归梦相思夕。” 唐 段成式 逸句:“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八:“心神不定,归梦无聊。”...
合见的意思:谓一同出现,同时出现。《后汉书·律历志下》:“月有晦朔,星有合见,月有弦望,星有留逆,其归一也,步术生焉。”...
会合的意思:[释义](动)聚集到一起。 [构成]并列式:会+合 [例句]两军会合到一起;继续前进。(作谓语)...
寂莫的意思:同“ 寂寞 ”。沉寂;无声。《南史·刘峻传》:“余声尘寂莫,世不吾知,魂魄一去,将同秋草。” 清 汪懋麟 《送梦敦学士假归桐城》诗之七:“飞腾何限云中鹤,寂莫空餘涧底松。”...
家山的意思: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旅枕的意思:旅途夜卧。 宋 苏轼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龙寺》诗:“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漂流的意思:[释义](1) (动)漂在水面随水流动。顺水漂流。(作谓语) (2) (动)漂泊。 [构成]偏正式:漂(流...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清明的意思:[释义](1) (形)(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2) (形)(心理)清楚而镇静。神志清明。(作谓语) (3) (形)清澈而明朗。月色清明。(作谓语)(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构成]并列式:清+明 [反义]腐败①[同音]青冥...
去程的意思:去路。 唐 张祜 《玉环琵琶》诗:“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宋 张先 《卜算子慢》词:“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入去的意思:进去。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一折:“来到朝门外,只怕撞着 杨敞 ,不如只从后宰门入去。”《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今 寿春 南门不围,某愿领一军从南门入去,助 诸葛诞 守城。”...
上行的意思:(1).上升。《易·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汉 王褒 《九怀·通路》:“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宋 袁燮 《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陛下体天之下济,羣臣以卑而上行,欢欣交通,而后天下可为也。”(2).谓君上的行事。《史记·乐书》“移风易俗,天下皆寧” 唐 张守节 正义:“上行谓之风,下习谓之俗。”《新唐书·陆贽传》:“上行则下从之,上施则下报之,若景附形,若响应声。”(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宋史·贾昌朝传》:“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将不专号令,故动则必败。” 清 ...
桃李的意思:◎ 桃李 táolǐ[peaches and plums]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汶上的意思:汶水 之北。泛指 春秋 、 战国 时期 齐国 之地。《论语·雍也》:“ 季氏 使 閔子騫 为 费 宰。 閔子騫 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復我者,则吾必在 汶 上矣。’” 何晏 集解:“去之 汶水 上,欲北如 齐 。” 杨伯峻 注:“ 桂馥 《札朴》云:‘水以阳为北,凡言某水上者,皆谓水北。’”后人常用为隐居的典故。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营宅滨 洛 ,困於嚣尘;思乐 汶 上,发於寤寐。”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诗:“ 汶 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宋 曾巩 《贺熙宁四年明...
桃李月的意思:桃李开花的月份。泛指春天。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五:“ 昭阳 桃李月,罗綺自相亲。” 唐 薛稷 《饯唐永昌》诗:“更思明年桃李月,花红柳緑宴浮桥。” 金 元好问 《浪淘沙》词:“可惜 河阳 桃李月,弹指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