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净因院寄琏禅师赏析

游净因院寄琏禅师

宋 · 苏辙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
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
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
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拼音版原文

suìyuèqiánxiāobīngránláijiàntángdēng

shēnfēiqiánwènfángjiùsēng

miànfēiquánshídiǎndiǎnchícāngshíshàngcéngcéng

yáozhījìnàijīnshānhǎojiāngshuǐjiāncháshēng

注释

岁月:指时间的流逝。
潜消:悄悄消融。
佛堂灯:寺庙中的灯火,象征着信仰和宁静。
前我:过去的自我。
问法:询问佛法。
旧僧:经验丰富的僧人。
洒面飞泉:飞溅的泉水落在脸上。
压池苍石:覆盖在池边的层层青石。
金山:可能指金山寺,著名的佛教圣地。
江水煎茶:用江水煮茶。
日几升:每天多少升水用于煮茶。

翻译

岁月悄悄消融了白天的冰雪,我还是来看佛堂的灯火。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自己,询问佛法又何妨像从前的僧人一样虔诚。
泉水偶尔洒在脸上,点点滴滴,池边的青石层层叠叠。
我知道近处的金山景色宜人,每天在那里煮茶,能有多少升水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游净因院寄琏禅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游寺的景象。首句“岁月潜消日里冰”,形象地写出时光悄然流逝,日光下的冰雪消融,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流转。次句“依然来见佛堂灯”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即使岁月变迁,仍不忘追寻内心的光明。

“此身已自非前我”表达出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意识到现在的自己已不同于过去,这种变化促使他对佛法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问法何妨似旧僧”表明诗人虽身份有异,但依旧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向禅师请教佛法,如同昔日的修行者。

接下来两句“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通过描绘飞泉洒落、池边苍石的细节,营造出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展现了净因院的自然之美和禅意之深。

最后两句“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诗人想象金山的美好,以及在那里品茗的日子,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友情的思念,通过询问朋友每日煮茶的次数,寄托了对远方朋友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寺为线索,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