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与自芦台量移瑞州(其一)
明 · 李攀龙
题坐高名汉署来,鱼盐小吏混芦台。
谁怜汝海分符客,自是南皮作赋才。
老骥霜蹄千里动,佩刀寒色九河开。
量移休道非知遇,难得君恩一日回。
谁怜汝海分符客,自是南皮作赋才。
老骥霜蹄千里动,佩刀寒色九河开。
量移休道非知遇,难得君恩一日回。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子与自芦台量移瑞州(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官员从芦台调任至瑞州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才华横溢。
首联“题坐高名汉署来,鱼盐小吏混芦台”以“高名汉署”形容主人公在官场中的地位,而“鱼盐小吏混芦台”则暗示了他被贬谪到偏远之地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主人公命运转折的感慨。
颔联“谁怜汝海分符客,自是南皮作赋才”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才华与命运之间的矛盾。他虽被贬,却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和才华,如同南皮的作赋之才,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失其本色。
颈联“老骥霜蹄千里动,佩刀寒色九河开”运用了老马的比喻,象征主人公虽年岁已高,但内心仍充满斗志,如同霜蹄的老马,千里奔腾。同时,“佩刀寒色九河开”则暗示了主人公在新的职位上将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风采和影响力。
尾联“量移休道非知遇,难得君恩一日回”表达了对主人公被调任的积极看法,认为这不是失去君王的恩宠,而是难得的机会再次得到君王的眷顾和赏识。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命运转变的描绘,既展现了其个人的坚韧与才华,也体现了作者对其未来前景的乐观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