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户
宋 · 欧阳修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边户:边境居民。胡: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
儿僮:儿童。
鞍马:马鞍和马匹。
妇女:女性。
弯弧:拉弓。
虏骑:敌人的骑兵。
蔑如无:仿佛不存在。
澶州盟:澶渊之盟。
南北结欢娱:南北双方和睦相处。
免战斗:避免战争。
赋租:赋税和租金。
将吏:将领和官吏。
生事:引起事端。
庙堂:朝廷。
远图:长远计划。
界河:两国交界的河流。
界河渔:在界河捕鱼。
翻译
我家世代居住在边境,年复一年防备胡人来袭。孩子们熟悉骑马射箭,妇女们也能拉弓射箭。
胡人的骚扰日日不断,敌骑看似不在意。
偶遇敌人就互相射击,伤亡双方都有可能。
自从澶州订立盟约后,南北之间暂时和乐。
虽然战争得以避免,但两地仍需缴纳赋税。
官员们警告不得惹事,朝廷有长远的打算。
我生活在这条界河附近,却不敢在河中捕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边户》,描绘了一个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家庭生活。诗中展现了边民们因家世背景而养成的军事习性,孩子们熟悉马鞍和弓箭,妇女也能拉弓射箭,反映出他们对战争的警惕和生存技能的必要。尽管澶州之盟后,南北暂时和平,但战争的阴影仍然存在,边民们虽然避免了直接冲突,但要承担双重赋税。统治者告诫官员不得轻易挑起事端,朝廷也在长远的战略考虑中。诗人以“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结尾,形象地表达了边民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边防规定的遵守,显示出他们的谨慎与安分。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边境生活的艰辛与和平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