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望海亭赏析

登望海亭

宋 · 喻良能
谁将龙脊置新亭,一饷登临耳目醒。
欲识海门山尽处,烂银堆里数螺青。

拼音版原文

shuíjiānglóngzhìxīntíngxiǎngdēnglíněrxǐng

shíhǎiménshānjìnchùlànyínduīshùluóqīng

注释

龙脊:形容山势陡峭,像龙的脊背一样。
新亭:新建的亭子,供人休息观赏。
一饷:一会儿,短暂的时间。
耳目醒:使人心情舒畅,眼前景色让人心灵清醒。
海门山: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或海港入口的山。
烂银堆:比喻洁白如银的沙滩或雪景。
螺青:青色的螺壳,可能指海洋生物的贝壳。

翻译

是谁把龙脊山作为新的亭台,短暂停留中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想要了解海门山的尽头在哪里,就在那如堆积的烂银中数着青色的螺纹。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登望海亭》,作者是宋代诗人喻良能。诗中通过描绘登临望海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海景的独特感受。

首句“谁将龙脊置新亭”以设问起笔,仿佛在询问是谁独具匠心地建造了这座亭子,如同将龙脊般的山势巧妙融入其中。"龙脊"可能暗指山势陡峭,富有动感,与新亭相映成趣。

次句“一饷登临耳目醒”则写出了登亭后的效果,一个“醒”字,既形容了眼前景色的清新宜人,也暗示了诗人精神上的振奋和心灵的觉醒。短暂的停留,却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清醒和愉悦。

最后两句“欲识海门山尽处,烂银堆里数螺青”进一步描绘了望海亭所见的海景。诗人站在亭上,试图探寻海门山的尽头,只见那片波光粼粼的海面如同堆积的白银,而山峰在其中若隐若现,只有几座青螺似的山尖清晰可见,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望海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自然风光,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