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杨侯画晋公临江赏梅乐天与鸟窠禅师汎舟谈玄不顾而去戏为一绝以代晋公招乐天同饮云赏析

杨侯画晋公临江赏梅乐天与鸟窠禅师汎舟谈玄不顾而去戏为一绝以代晋公招乐天同饮云

金 · 萧贡
明妆冷蕊两清新,面缬浮光数爵频。
?拭风前寒鼻液,快来同醉雪中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冬日里,梅花绽放的清雅景象。诗人通过“明妆冷蕊两清新”这一句,巧妙地将梅花比作精心装扮的女子,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也依然保持着清新脱俗的美丽。接着,“面缬浮光数爵频”则进一步渲染了梅花在阳光下闪烁的光泽,仿佛是酒杯中的倒影,频繁地映入眼帘,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拭风前寒鼻液”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寒冷的风中,鼻尖上凝结的寒气,暗示了环境的严寒,同时也为下一句“快来同醉雪中春”做了铺垫。最后一句“快来同醉雪中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一同欣赏这冬日里的春意,共享这份难得的美景和愉悦的心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语解释

鼻液的意思:鼻涕。 金 萧贡 《杨侯画晋公临江赏梅乐天与鸟窠禅师泛舟谈玄不顾而去戏为一绝》:“收拭风前寒鼻液,快来同醉雪中春。”《歧路灯》第三二回:“这一痛非比寻常,爬到地下又不敢放声,只泪珠鼻液,湿透了一个方砖。”...

浮光的意思:(1).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 南朝 陈 阴铿 《渡青草湖》诗:“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韞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明 文徵明 《岁暮雪晴山斋小诗》之九:“朝日照盂盎,浮光上虚楹。”(2).指浮动的目光。 老舍 《蛤藻集·且说屋里》:“他的带烟气的脸上露出青筋,离离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

来同的意思:犹言来朝。《诗·鲁颂·閟宫》:“至于海邦, 淮夷 来同。” 马瑞辰 通释:“《説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犹诸侯朝天子曰朝,诸侯自相朝亦曰朝也。” 唐 李白 《大猎赋》:“而忽也,莫不海晏天空,万方来同。”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天子万年,四夷来同。”...

两清的意思:◎ 两清 liǎngqīng[accounts cleared between two parties] 借贷或买卖双方款物已经结清,手续已经办完...

冷蕊的意思:寒天的花。多指梅花。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二:“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疎枝半不禁。” 宋 张元干 《十月桃》词:“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 明 张祥鸢 《水边梅》诗:“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明妆的意思:亦作“明粧”。明丽的妆饰。 南朝 宋 鲍照 《代堂上歌行》:“虽谢侍君閒,明妆带綺罗。”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静濯明糚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 越 纱裙染鬱金黄,薄罗依约见明妆。”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鳖精》:“ 吴县 孙香泉 女适同县某生。女偶食鱉,得怪疾。喜则明妆艷服,笑舞百出;怒则抛盆掷碗,詬詈不情。”...

清新的意思:清新 ...

同醉的意思:一同畅饮而醉。 宋 陈师道 《送张支使》诗:“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宋史·礼志十六》:“今得此嘉雪,思与卿等同醉。”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他们有酒同醉,有被同共。”...

中春的意思: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 唐 徐凝 《二月望日》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张守节 正义:“中音仲。古者帝王巡狩,常以中月。”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诗之二:“ 滕阁 中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林纾 《记水乐洞》:“中春草木敷緑,弥望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