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隐为祝南山赋
宋末元初 · 黄庚
踪迹何拘似白云,不专丘壑避红尘。
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钓鱼皆渭滨。
无碍滞心宁择地,有幽闲处便容身。
一筇忽入青山去,岂是终南捷径人。
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钓鱼皆渭滨。
无碍滞心宁择地,有幽闲处便容身。
一筇忽入青山去,岂是终南捷径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踪迹:行踪。何拘:不受限制。
似:像。
白云: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丘壑:山林。
避:避开。
红尘:指尘世的纷扰。
田堪:田地足够。
莘野:古代隐士聚居的地方。
水可:哪里有水。
渭滨:渭水边。
无碍:心中无阻。
滞心:困扰的心。
宁:宁愿。
择地:选择地方。
有幽闲:有清静闲适之处。
容身:安身立命。
一筇:一根竹杖。
忽入:忽然进入。
青山:青翠的山峦。
终南捷径:指通往高官显位的便捷途径,此处可能暗指隐居之路。
翻译
行踪自由如白云,不只为隐居山林避开尘世纷扰。田地足够耕种就如古代的莘野,哪里有水就能垂钓,仿佛身处渭水之滨。
心中无阻,无论何处都能安身,只要有清静之地。
手持竹杖忽然进入青山,难道我是寻找终南山捷径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隐士形象。诗人以"白云"自比,暗示其行踪不定,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选择在自然中寻找宁静。"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钓鱼皆渭滨",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无论何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居所,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
"无碍滞心宁择地,有幽闲处便容身",进一步揭示了他心境开阔,不被琐事牵绊,只要有清静之地,就能安顿身心。最后两句"一筇忽入青山去,岂是终南捷径人",借"终南捷径"的典故,表明隐者并非为了功名利禄而遁世,而是真心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归宿,仿佛是真正的隐逸之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浮华的淡泊,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