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赏析

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唐 · 李益
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
半没胡儿磨剑石,当时洗剑血成川。
至今草与沙皆赤,我因扣石问以言。
水流呜咽幽草根,君宁独不怪阴燐。
吹火荧荧又为碧,有鸟自称蜀帝魂。
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
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
秦亡汉绝三十国,关山战死知何极。
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
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沈沈。
满营战马嘶欲尽,毕昴不见胡天阴。
东征曾吊长平苦,往往睛明独风雨。
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闻鼙鼓。
秦坑赵卒四十万,未若格斗伤戎虏。
圣君破胡为六州,六州又尽为胡丘。
韩公三城断胡路,汉甲百万屯边秋。
乃分司空授朔土,拥以玉节临诸侯。
汉为一雪万世雠,我今抽刀勒剑石,告尔万世为唐休。
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
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
沙场地无人兮,尔独不可以久留。

拼音版原文

xíngkōngjiànshāzhīlínlíncǎozhībànméiérjiànshí

dāngshíjiànxuèchéngchuānzhìjīncǎoshājiēchì
yīnkòushíwènyán

shuǐliúyànyōucǎogēnjūnníngguàiyīnlín
chuīhuǒyíngyíngyòuwèi

yǒuniǎochēngshǔhún
nánrénzhúxiāngshānxiàjiāogēnjiēmǎnlèihén

qǐngjūnxiānwènxiāngjiāngshuǐránhènnǎilùn
qínwánghànjuésānshíguó

guānshānzhànzhī
fēngpiāoshuǐliúzhōngyǒuyuānxiāo

wèizhītánjiànzuòāiyínfēngshāyúnshěnshěn
mǎnyíngzhànjìn

mǎojiàntiānyīn
dōngzhēngcéngdiàochángpíngwǎngwǎngqíngmíngfēng

niándàigǎnjīnghúnkōngshānyuèànwén
qínkēngzhàoshíwàn

wèiruòdòushāngróng
shèngjūnwèiliùzhōuliùzhōuyòujìnwèiqiū

hángōngsānchéngduànhànjiǎbǎiwàntúnbiānqiū
nǎifēnkōngshòushuò

yōngjiélínzhūhóuhànwèixuěwànshìchóu
jīnchōudāojiànshí

gàoěrwànshìwèitángxiū
yòuwénzhāohúnyǒuměijiǔwèijiāojiǔzhùdōngliú

shāngwèihúnguīháixiāngxiēshāchǎngrén

ěrjiǔliú

翻译

我在空旷的沙漠中行走,看见闪烁的沙粒和密密的草丛。
半埋在沙中的胡人磨剑石,曾被鲜血染成河流。
直到现在,草和沙都还带着血色,我敲击石头询问其中的秘密。
流水发出低沉的呜咽,幽深草根间,你难道不觉得阴魂凄厉?
火焰微弱地燃烧,转瞬变为碧绿,有鸟自称蜀帝的灵魂。
南方人在湘山下砍伐竹子,竹根交错,仿佛泪水斑驳。
请你先问问湘江,我的悲愤才能倾诉。
秦朝灭亡,汉朝衰败,三十个国家纷争不断,关山战事何时能了结?
风雨飘摇,河水自流,冤屈无法消解。
我拔剑而歌,哀叹风沙四起,乌云沉沉。
满营战马嘶鸣声渐弱,再也看不见胡天的阴云。
我曾到长平凭吊,晴日风雨常相伴。
岁月更迭,英雄精魂犹在,空山月色中仿佛听见战鼓声。
秦坑四十万赵军,不如直接与敌人交战伤害敌虏。
圣君破胡,统一六州,但六州之地又成了胡人的领地。
韩公三城阻断胡人道路,汉军百万驻守边疆秋季。
于是司空分封土地,手持玉节,统治诸侯。
汉朝要洗刷万世之仇,我此刻刻刀于石,告诉后世这是唐朝的终结。
听说招魂之酒甜美,为我斟酒,让它向东流逝。
灵魂啊,你可以回归故乡,
在这荒凉的战场,只有你不能长久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边塞的孤寂与哀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了深沉的怀念之情和无尽的战乱之痛。语言雄浑,想象丰富,充满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时代的悲凉。

首先,“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这几句设定了一种荒凉萧瑟的边塞景象,同时也映衬出诗人的孤独与哀伤。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看到了“半没胡儿磨剑石”,这里的“胡儿”指的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这里提到的磨剑石则是战争留下的痕迹。而“当时洗剑血成川”一句,则让读者感受到历史上战乱所带来的惨烈。

接着,“至今草与沙皆赤,我因扣石问以言。”这里的“草与沙皆赤”隐喻着血腥和战争,诗人通过扣击磨剑石,似乎在询问这块石头关于过去战争的历史。而“水流呜咽幽草根,君宁独不怪阴燐。”这一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感慨。

“吹火荧荧又为碧,有鸟自称蜀帝魂。”这里提到的“蜀帝魂”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蜀国或其它南方政权,这里通过一只鸟儿的鸣叫,联想到了古代的蜀国,让人感到历史的悠长和时空的交错。

再下来,“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这里提到的“南人”可能是指汉族或其他非胡人的民族,而“伐竹”则象征着战争与破坏。同时,“交根接叶满泪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所带来的伤害和哀痛的深切感受。

紧接着,“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这里提到的“湘江水”很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个战役或历史事件,而“此恨”则是诗人对于过去历史所带来的无尽哀伤和遗憾。

接下来,“秦亡汉绝三十国,关山战死知何极。”这一句,则是对历史上重大战争的回顾,这里提到的“秦亡汉绝”指的是秦朝灭亡后汉朝建立,以及之后的连续战乱。同时,“关山战死知何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尽战争和死亡所带来的深切哀伤。

而“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同时,“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沈沈。”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环境和历史所激发出的情感表达。

“满营战马嘶欲尽,毕昴不见胡天阴。”这里的“战马”象征着战争的残酷,而“毕昴不见胡天阴”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战役或历史事件,其中“毕昴”是一种星宿,而“胡天阴”则隐喻着边塞的荒凉与敌对势力的威胁。

紧接着,“东征曾吊长平苦,往往晴明独风雨。”这里提到的“东征”可能是指某次军事行动或战役,而“长平苦”则表达了对于战争所带来的深切哀痛。而“往往晴明独风雨”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抒发。

最后,“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闻鼙鼓。”这里通过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声音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哀伤与怀旧。而“秦坑赵卒四十万,未若格斗伤戎虏。”则是对历史上重大战役的回顾,这里的“秦坑”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个战役或事件,而“赵卒”则象征着战争中的牺牲者。

诗人的情感在这里达到了一个高潮,“圣君破胡为六州,六州又尽为胡丘。”这里的“圣君”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帝王,而“破胡”则象征着对外族政权的胜利。然而,“六州又尽为胡丘”则表达了一个悲哀的事实:即使曾经取得过胜利,但最终这些地区还是回到了敌对势力之手。

而在最后,诗人似乎也在寻求一丝希望,“韩公三城断胡路,汉甲百万屯边秋。”这里提到的“韩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将领,而“三城断胡路”则象征着对敌对势力的抵抗。而“汉甲百万屯边秋”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和平与防守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一个充满哀伤、怀旧和无尽战乱的世界。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时代的悲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深沉而又宏大的历史画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