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巾制子夏,正要江东传
出处:《用韵复云松老人华阳巾歌》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君不见獬豸不识字,高柱削铁坚,白简孰辨贤不贤?又不见鵔鸃偏尚武,高屋压虎肩,五兵不理长酣眠。
铁崖老狂者,强项如董宣。
小巾制子夏,正要江东传。
人间绯紫揎,已蜕风中蝉,脱巾漉酒东篱边。
吴淞老褐来贺我,倒冠共醉春风前。
我歌此歌君拍手,东壶西阆开洞天,洞天之鹤为我双回旋。
铁崖老狂者,强项如董宣。
小巾制子夏,正要江东传。
人间绯紫揎,已蜕风中蝉,脱巾漉酒东篱边。
吴淞老褐来贺我,倒冠共醉春风前。
我歌此歌君拍手,东壶西阆开洞天,洞天之鹤为我双回旋。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作品,名为《用韵复云松老人华阳巾歌》。诗中以獬豸和鵔鸃的形象隐喻,表达对公正与勇武的不同理解。獬豸象征公正,但不识字,强调贤能的识别并非仅凭表面;鵔鸃则崇尚武力,即使地位高傲也不忘兵权。诗人自比为铁崖老狂者,像董宣一样刚直,用华阳巾(一种头巾)来约束自己,保持清高,同时也期待自己的名声能在江东流传。
诗中“人间绯紫揎,已蜕风中蝉”暗指世俗的荣华易逝,而诗人则选择脱巾漉酒,享受田园生活。吴淞老友前来祝贺,他们一起倒冠共醉,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诗人与朋友在歌声中畅游想象中的洞天世界,洞天仙鹤也为他们的欢乐而翩翩起舞。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清高以及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