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是黄花留傲骨,不曾吹瘦鲤鱼风
出处:《九日即事二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园林衰柳半书虫,芳草经秋剩几丛。
终是黄花留傲骨,不曾吹瘦鲤鱼风。
终是黄花留傲骨,不曾吹瘦鲤鱼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园林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生命的坚韧。
首句“园林衰柳半书虫”,描绘了一幅秋日园林的景象。衰柳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书虫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虽环境萧瑟,但生命依然在角落中顽强地生存,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
次句“芳草经秋剩几丛”,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芳草经过秋风的洗礼,只剩下零星几丛,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肃杀与生命的凋零,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第三句“终是黄花留傲骨”,转而聚焦于黄花,这朵在秋风中傲然挺立的花朵,以其坚韧不屈的姿态,象征着生命的尊严和不屈的精神。黄花虽小,却能抵抗秋风的侵蚀,保持自己的傲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最后一句“不曾吹瘦鲤鱼风”,以鲤鱼风为喻,强调的是即使面对逆境和困难,也要保持内心的坚强和不屈。这里的“鲤鱼风”可能是指一种强劲的风,象征着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而“不曾吹瘦”则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自我,不被外界的力量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人类精神的坚韧,表达了对生命不屈不挠的赞美和对逆境中保持自我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