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是不同明主意,懒将唇舌与齐烹全文

不是不同明主意,懒将唇舌与齐烹

唐 · 李咸用
莫言天道终难定,须信人心尽自轻。
宣室三千虽有恨,成周八百岂无情。
柏缘执性长时瘦,梅为多知两番生。
不是不同明主意,懒将唇舌与齐烹

注释

莫言:别说。
天道:天意。
终难定:难以捉摸。
须信:要相信。
人心:人心。
尽自轻:常常轻视自己。
宣室:汉文帝在宣室。
三千:指贾谊被召见的次数。
有恨:遗憾。
成周:周朝。
八百:八百年历史。
岂无情:怎能无情。
柏缘:因为柏树的特性。
执性:坚持本性。
长时瘦:长久地清瘦。
梅为多知:梅花因为智慧。
两番生:两次生长。
不同明主意:不明白你的意图。
懒将:懒得。
唇舌:言语。
齐烹:争论。

翻译

不要说天意终究难以捉摸,要相信人心常常自己轻视自己。
虽然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时满心遗憾,但周朝八百年江山又怎能无情无义。
柏树因坚持本性而长久地清瘦,梅花因为智慧双倍而经历两次生长。
并不是不明白你的意图,只是懒得用言语去争论罢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的诗歌。

首句“莫言天道终难定”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命不可预知的无奈和思考,同时也是对世事多变的一种感慨。而紧接着的“须信人心尽自轻”则显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解脱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也是在劝说读者,对于不可抗力的命运保持一份淡然。

接下来的“宣室三千虽有恨,成周八百岂无情”则是以历史的角度,提醒人们即便是在权势达到顶峰的时候,如同宣室和成周这样的盛世,也不乏人间的悲欢离合。这里所指的“宣室”与“成周”,分别代表了西周初年及盛唐时期,这两段历史都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但即使在这些时代,人们的情感波动也是复杂且不可避免的。

诗中“柏缘执性长时瘦,梅为多知两番生”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本性的赞美。柏树因其坚韧不拔常被赋予坚守品德的象征意义,而“梅为多知两番生”的意象,则暗示了诗人对生命中不断经历挫折与重生的体验和理解。

最后,“不是不同明主意,懒将唇舌与齐烹”则表达了一种对于权力与言论的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即使自己的观点与当权者有所不同,也不愿为了迎合而牺牲个人的真实感受和思想,这是对个人独立精神的一种坚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天命、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以及他所持有的超然与坚守自我本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