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古贤哲人,所存非一世全文

自古贤哲人,所存非一世

出处:《乐郊诗
宋 · 欧阳修
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
三日公不出,其民蹙然愁。
一闻车马音,从者如云浮。
吾问郓之人,无乃失业不。
云惟安其业,然后乐其休。
乐郊何所有,胡不考公诗。
有山在其东,有水出逶夷。
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
俯仰迷上下,朱栏映清池。
草木非一种,青红随四时。
其馀虽琐屑,处置各有宜。
乐郊何以名,吾为本其意。
自古贤哲人,所存非一世
当时偶然迹,来者因不废。
郓非公久留,公去民孰赖。
此亭公所登,此树公所憩。
俾民百年思,岂取一日醉。

拼音版原文

jiāosuǒsuǒcónggōngyóu

sāngōngchūmínránchóu

wénchēyīncóngzhěyún

wènyùnzhīrénnǎishī

yúnwéiānránhòuxiū

jiāosuǒyǒukǎogōngshī

yǒushānzàidōngyǒushuǐchūwēi

yǒutáilínwàngyǒuzhǎoyóu

yǎngshàngxiàzhūlányìngqīngchí

cǎofēizhǒngqīnghóngsuíshí

suīsuǒxièchùzhìyǒu

jiāomíngwèiběn

xiánzhérénsuǒcúnfēishì

dāngshíǒuránláizhěyīnfèi

yùnfēigōngjiǔliúgōngmínshúlài

tínggōngsuǒdēngshùgōngsuǒ

mínbǎiniánzu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乐郊诗》,通过对乐郊的描绘,展现了公侯对百姓福祉的重视和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诗中通过描述乐郊的山水景致、公共设施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反映出欧阳修对于社会和谐与人民快乐生活的理想追求。

首句“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点明了主题,乐郊的快乐源于跟随公侯出游的机会。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公侯三天不出,百姓的忧虑,表达了对官员勤政爱民的赞美。当公侯出行,百姓欢腾,如同云彩般聚集,显示出民众对官员的认可。

诗人询问郓地百姓是否因公侯不在而失业,得到的回答是只有在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后,才能享受闲暇的快乐。这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与休闲关系的理解,认为稳定的职业是快乐的基础。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绘了乐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设施,强调了其宜人的环境和丰富的活动。他以“乐郊何以名,吾为本其意”总结,指出乐郊之名源于公侯的仁政理念,这种理念超越了一时,对后世仍有深远影响。

最后,诗人提到公侯虽然未久留,但他的贡献和影响会长久存在,乐郊的亭台树木成为后人怀念的对象,提醒人们铭记公侯的德行,而非仅为一时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乐郊的景象,寓言了欧阳修对于理想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典范的推崇,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