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埋没自先秦,锥卓堪怜白屋贫
元 · 周霆震
井田埋没自先秦,锥卓堪怜白屋贫。
任氏漫多苍粟窖,王孙一饭更无人。
任氏漫多苍粟窖,王孙一饭更无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井田制度的衰落与社会贫困的现象。"井田埋没自先秦",暗示了自秦朝以来,曾经的井田制度已经消失,不再显眼,象征着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农业经济的衰退。"锥卓堪怜白屋贫",以锥子插入土中艰难生存的比喻,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尤其是那些居住在简陋房屋(白屋)的人们。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任氏漫多苍粟窖"提及任氏家族虽然粮食储存丰富,但这些粮食却无人享用,反映出社会分配不均的问题。"王孙一饭更无人"则借用了典故,"王孙"通常指贵族子弟,这里暗指即使是有权势者,也可能面临无人问津的凄凉境况,揭示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元代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人情冷暖,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诗人周霆震以简洁的语言,寓深意于其中,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