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匕停馀剂,华缨濯故尘
出处:《留台吴侍郎时泛小舟临玩清洛辄成拙诗奉寄》
宋 · 宋庠
闻有沧洲尚,时时清洛滨。
烟波能弄楫,沙鸟不惊人。
佛髻寒排岫,星桥晚跨津。
湍鸣知乱石,漪碎觉跳鳞。
玉匕停馀剂,华缨濯故尘。
今无李元礼,仙袂许谁亲。
烟波能弄楫,沙鸟不惊人。
佛髻寒排岫,星桥晚跨津。
湍鸣知乱石,漪碎觉跳鳞。
玉匕停馀剂,华缨濯故尘。
今无李元礼,仙袂许谁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沧洲:古代指隐士所居之地。清洛滨:清澈的洛水岸边。
楫:船桨。
佛髻:形容山峰形状如佛头。
星桥:形容夜晚星空下的桥梁。
湍鸣:急流发出的声音。
漪碎:水波破碎的样子。
李元礼:东汉名士,以才识过人著称。
仙袂:神仙般的衣袖,比喻高人雅士。
翻译
听说那里有清幽的水边,常常是洛水之滨。在烟波中划船,连沙鸟也不会惊扰。
佛头般的山峰在寒气中耸立,夜晚的星桥横跨渡口。
水流冲击乱石发出声响,水波荡漾间仿佛鱼鳞跳跃。
药勺停在剩余的药剂旁,华丽的丝带洗净了旧尘。
如今已没有像李元礼那样的人物,谁能亲近仙人的衣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清晨的洛河边泛舟,享受着宁静与美丽景致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
"闻有沧洲尚,时时清洛滨。"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传说中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洛河边清晨景色的赞美。
"烟波能弄楫,沙鸟不惊人。" 这里写出了诗人在轻柔的水面上划船,周围环境极其和谐,连鸟儿都不受惊扰。
"佛髻寒排岫,星桥晚跨津。" 佛髻山的轮廓清晰可见,夜色中星光下的渡口给人以神秘之感。
"湍鸣知乱石,漪碎觉跳鳞。" 水流激荡,波纹四溅,让人感觉到水中的鱼儿在欢快地跳跃。
"玉匕停馀剂,华缨濯故尘。" 玉制的药臼静止不动,华丽的丝带洗净了积累的尘埃,这两句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纯洁。
"今无李元礼,仙袂许谁亲。" 这里提及唐代诗人李商隐,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近古人豪放风格的遗憾,以及对自己不能像李商隐那样与仙境相通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对古代文学美的向往和自我才华无法与之比肩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