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白蘋风更恶,去时须傍采菱船
出处:《送人归苕溪》
宋 · 周文璞
愤王祠庙桃花下,愁苦看春又隔年。
今夜白蘋风更恶,去时须傍采菱船。
今夜白蘋风更恶,去时须傍采菱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愤王祠庙:愤怒王的祠庙,可能指代某个纪念愤怒或不幸的神祇的地方。桃花:春天的花朵,象征美好和短暂。
愁苦:深深的忧郁和哀伤。
看春又隔年:感叹时光流逝,春天又过去了一年。
今夜:指当前的夜晚。
白蘋风:可能是形容风力强劲,白蘋是一种水生植物。
恶:强烈,恶劣。
去时:离开的时候。
傍:靠近,依傍。
采菱船:古代用于采摘菱角的船只。
翻译
在愤怒王的祠庙前,桃花之下我满心愁苦,看着春天又过去了整整一年。今夜的白蘋风更加猛烈,离开时我必须依傍着采菱的小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的《送人归苕溪》,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离愁别绪。首句“愤王祠庙桃花下”,描绘了友人将要离开的场景,祠庙桃花盛开,似乎寓示着春天的美好,但同时也带有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忧虑和愤慨。次句“愁苦看春又隔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感叹友人离去后,自己又要独自度过漫长的春天,仿佛时间被拉长,愁苦更加深重。
第三句“今夜白蘋风更恶”,通过“白蘋风”这一意象,暗示了友人行程的艰难,白蘋轻扬,可能预示着风雨交加,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气氛。最后一句“去时须傍采菱船”,以“采菱船”作为友人的交通工具,既富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也寄寓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平安顺利到达的祝愿,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桃花、白蘋风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离别的哀愁,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离别之情与细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