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素闻周礼乐,夷陬行睹汉冠裳
出处:《送韩编修奉使朝鲜》
明 · 李学一
使臣衔命诏殊方,边塞间关去路长。
季札素闻周礼乐,夷陬行睹汉冠裳。
旌旗晓度辽阳月,剑佩朝凌鸭绿霜。
役竣旋镳须计日,词垣犹待赋长杨。
季札素闻周礼乐,夷陬行睹汉冠裳。
旌旗晓度辽阳月,剑佩朝凌鸭绿霜。
役竣旋镳须计日,词垣犹待赋长杨。
鉴赏
此诗《送韩编修奉使朝鲜》由明代诗人李学一创作,描绘了使臣出使远方国家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交流意蕴。
首句“使臣衔命诏殊方”,开篇点题,以“使臣”自喻,说明其肩负重任,出使至遥远之地。次句“边塞间关去路长”,进一步描述了出使之路的艰辛与漫长,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接着,“季札素闻周礼乐,夷陬行睹汉冠裳”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明交流的向往与自豪。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他出使各国时,不仅传播了周朝的礼仪文化,也展示了华夏文明的魅力。此处借季札之名,暗喻出使者将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同时也预示着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与理解。
“旌旗晓度辽阳月,剑佩朝凌鸭绿霜”描绘了出使队伍在清晨出发,月光下旌旗飘扬,剑佩闪烁的壮丽场景。辽阳和鸭绿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地名,这里通过地理元素的引用,既展现了出使路线的辽阔,也暗示了出使者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役竣旋镳须计日,词垣犹待赋长杨”表达了对出使任务完成后的期待与祝愿。出使归来后,希望能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如同西汉著名辞赋家杨雄一样,留下传世之作。这不仅是对出使者的期许,也是对文化交流成果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使臣出使的壮丽景象,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使命的崇高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