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楼台天外敞,千秋笙鹤夜深凄
出处:《夏日得诸君登镇海楼游浮邱二作喜而赋和》
明 · 谢与思
金丹不辨灵仙井,藜火长悬太史题。
百尺楼台天外敞,千秋笙鹤夜深凄。
俱瞻紫气濡毫动,见说青云倚剑低。
便欲寻真沧海去,风尘容易道心迷。
百尺楼台天外敞,千秋笙鹤夜深凄。
俱瞻紫气濡毫动,见说青云倚剑低。
便欲寻真沧海去,风尘容易道心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壮丽景象的画面。首联“金丹不辨灵仙井,藜火长悬太史题”以“金丹”、“灵仙井”、“藜火”、“太史题”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氛围,暗示着某种超越现实的灵异力量或隐秘知识的存在。接着,“百尺楼台天外敞,千秋笙鹤夜深凄”两句,通过“百尺楼台”的高耸与“千秋笙鹤”的幽远,展现了楼阁的雄伟与夜晚的静谧,同时也蕴含了时间的悠长与历史的沧桑感。
“俱瞻紫气濡毫动,见说青云倚剑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与壮丽的意境,紫气东来象征吉祥与神秘,濡毫动则暗示文采飞扬,青云倚剑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剑指苍穹的豪情。最后,“便欲寻真沧海去,风尘容易道心迷”表达了诗人渴望探寻真理、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但又感叹于世事纷扰,容易迷失自我,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世界中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