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长安兴已孤,寸心元自向吾徒
出处:《逢姚山人》
明 · 黎民表
结客长安兴已孤,寸心元自向吾徒。
谁从世外传鸿宝,惟羡仙家隐玉壶。
短褐尚能频说剑,明灯犹忆醉呼卢。
因君更问华阳事,昔日金笼尚在无。
谁从世外传鸿宝,惟羡仙家隐玉壶。
短褐尚能频说剑,明灯犹忆醉呼卢。
因君更问华阳事,昔日金笼尚在无。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逢姚山人》描绘了一位在长安结交朋友却感到孤独的隐士形象。首句“结客长安兴已孤”表达了主人公在繁华都市中寻求志同道合之人的不易,以及内心的孤独感。接着,“寸心元自向吾徒”表明他对真正知己的渴望和对自己品性的坚持。
“谁从世外传鸿宝,惟羡仙家隐玉壶”两句,通过“鸿宝”象征珍贵的学问或秘籍,暗示了姚山人可能是一位拥有高深知识或修行的隐士,过着超脱尘世的生活,居住在如玉壶般清静之地,令人羡慕。
“短褐尚能频说剑,明灯犹忆醉呼卢”进一步描绘了姚山人的生活状态,即使穿着简朴,他仍然热衷于谈论剑术,夜晚围坐明灯,与朋友畅饮,生活充满了豪情与乐趣。
最后,“因君更问华阳事,昔日金笼尚在无”以询问关于华阳派的事迹收尾,暗指姚山人可能与道教或某种神秘学派有关,而“昔日金笼”则可能是他们共同的话题,引发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与姚山人的相遇,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与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