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婿共乡井,妾心长自慰
出处:《寡妇词》
明 · 乌斯道
浮萍为妾身,池水为妾夫。
水深萍乃荣,水乾萍乃枯。
夫婿共乡井,妾心长自慰。
夫身远行役,妾颜为憔悴。
憔悴何足惜,终胜生别离。
谁知竟死别,妾身何所依。
酒未湿殡土,殡土无寸草。
屯吏籍姓名,屯长催上道。
邻妇拭我泪,儿女牵我裳。
行行问何之,未知适何乡。
死者呼不闻,生者叹薄命。
卖我嫁时钗,破我嫁时镜。
破镜何所似,正似初弦月。
月弦有圆时,破镜难再合。
夫婿如有知,魂魄随我行。
大石沈水底,可鉴妾中情。
水深萍乃荣,水乾萍乃枯。
夫婿共乡井,妾心长自慰。
夫身远行役,妾颜为憔悴。
憔悴何足惜,终胜生别离。
谁知竟死别,妾身何所依。
酒未湿殡土,殡土无寸草。
屯吏籍姓名,屯长催上道。
邻妇拭我泪,儿女牵我裳。
行行问何之,未知适何乡。
死者呼不闻,生者叹薄命。
卖我嫁时钗,破我嫁时镜。
破镜何所似,正似初弦月。
月弦有圆时,破镜难再合。
夫婿如有知,魂魄随我行。
大石沈水底,可鉴妾中情。
鉴赏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寡妇词》以浮萍和池水的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对亡夫的深深怀念和生活的孤苦。诗中的浮萍与池水象征着夫妻间的相互依存,水深萍荣,水干萍枯,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起落。丈夫外出劳役,使她生活困顿,容颜憔悴,但她宁愿承受这些苦楚,也不愿经历生离。然而,最终却遭遇了死别,她的悲痛无人理解,连葬身之地都显得荒凉。
诗中通过酒湿殡土、儿女牵裳、邻妇拭泪等细节,展现了寡妇的孤独和哀伤。她质问命运的无情,感叹自己的薄命,甚至被迫变卖家当以度日。破碎的镜子象征着婚姻的破裂,难以修复,如同新月虽有圆满之时,但破镜重圆却是遥不可及的希望。
最后,她期盼亡夫若有灵,能伴随自己,而自己的深情就像沉在水底的大石,清晰可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寡妇在失去丈夫后的悲苦生活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