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酒起英爽,白杨鸣赤乌
群舒有馀地,周郎或知予。
既推道南宅,以湿谩相濡。
本拟驰中原,扫灭邺中都。
天乎许贡客,一箭失壮躯。
黾勉付后事,张昭乃其奴。
赤壁之火攻,仅可保全吴。
公瑾复不长,伯业益荒芜。
至今春草生,高坟在姑苏。
传言尚相点,经行倍踟蹰。
异代岁月速,谁为我非夫。
酹酒起英爽,白杨鸣赤乌。
荆州或已分,曹刘竟称孤。
堂堂破虏冢,归命诚足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题孙伯符墓》,通过对孙策(字伯符)墓地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敬仰之情。
首句“自无太史慈,孰对孙伯符”,表达了对孙策的怀念,暗示了没有像太史慈这样的勇将辅佐,孙策的成就难以被完全理解或评价。接着,“群舒有馀地,周郎或知予”两句,通过对比孙策与周瑜的关系,强调了孙策作为领袖的独特性与影响力。
“既推道南宅,以湿谩相濡”描绘了孙策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态度,体现了他的豪迈与豁达。“本拟驰中原,扫灭邺中都”则展现了孙策的雄心壮志,欲统一北方,扫平邺城。
然而,“天乎许贡客,一箭失壮躯”一句,揭示了孙策早逝的悲剧命运,令人惋惜。接下来,“黾勉付后事,张昭乃其奴”表达了对孙策身后事的担忧,以及对张昭作为托孤大臣的期望与无奈。
“赤壁之火攻,仅可保全吴”回顾了赤壁之战,虽然孙吴得以保全,但并未能实现更大的战略目标。“公瑾复不长,伯业益荒芜”感叹了周瑜的早逝,使得孙策的事业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最后,“至今春草生,高坟在姑苏”描绘了孙策墓地的景象,春草生长,高坟依旧,寄托了对孙策的怀念与哀思。“传言尚相点,经行倍踟蹰”表达了对孙策事迹的传颂与对墓地的多次探访,流露出深深的敬仰之情。“异代岁月速,谁为我非夫”感慨于时间的流逝与历史人物的不可复制,表达了对孙策的深切缅怀。“酹酒起英爽,白杨鸣赤乌”以祭酒与自然界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对孙策英魂的崇敬。“荆州或已分,曹刘竟称孤”回顾了三国时期的复杂局势,孙策未能完成统一大业,而曹操与刘备最终成为一方霸主。“堂堂破虏冢,归命诚足俘”总结了孙策墓地的庄严与他对国家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孙策墓地的描绘和对其生平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思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