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閒对千秋客,半曲光浮百尺台
明 · 张萱
崚嶒削玉倚江隈,片片夫容入望开。
酷暑已烦风捲去,新诗犹被雨频催。
一尊閒对千秋客,半曲光浮百尺台。
日暮江深龙睡稳,谁人探得颔珠来。
酷暑已烦风捲去,新诗犹被雨频催。
一尊閒对千秋客,半曲光浮百尺台。
日暮江深龙睡稳,谁人探得颔珠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崧台上宴饮聚会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象与宴会活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崚嶒削玉倚江隈,片片夫容入望开”,以“崚嶒削玉”形容山峰的峻峭,与“夫容”(即夫容山)相呼应,展现出山势的雄伟与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入望开”三字生动地描绘了视野逐渐开阔的景象,仿佛引领读者一同步入这壮阔的自然画卷之中。
颔联“酷暑已烦风捲去,新诗犹被雨频催”,承上启下,既表达了对炎热夏季的解脱,也预示着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如风卷云散,又似雨催新诗,暗示了创作灵感的涌现与变化。这里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创作状态的变化。
颈联“一尊閒对千秋客,半曲光浮百尺台”,进一步深化了宴会的氛围。通过“一尊”(酒杯)与“千秋客”的对比,营造出宾主尽欢、友谊长存的温馨画面;而“半曲光浮百尺台”则描绘了宴会中灯光闪烁、音乐悠扬的场景,将视觉与听觉的美好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盛大的宴会上。
尾联“日暮江深龙睡稳,谁人探得颔珠来”,以“日暮江深”象征宴会即将结束,而“龙睡稳”则暗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宴会中的欢声笑语已经融入了自然的宁静之中。最后的疑问句“谁人探得颔珠来”,既是对宴会结束后的思考,也是对美好回忆的追寻,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宴会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回味,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