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衣冠多后进,两朝几杖旧同遨
出处:《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 其三》
宋 · 陈傅良
仰止苕溪近一艘,几年犹未识人豪。
黄堂为客知何夕,白发从公饮此醪。
四海衣冠多后进,两朝几杖旧同遨。
令人仰视冥冥翮,不道微风燕雀高。
黄堂为客知何夕,白发从公饮此醪。
四海衣冠多后进,两朝几杖旧同遨。
令人仰视冥冥翮,不道微风燕雀高。
注释
仰止:敬仰,向往。苕溪:地名,浙江湖州的一条河流。
黄堂:古代官署的代称,这里指官员的府邸。
几杖:几案和手杖,常用来形容年老体衰。
冥冥翮:高飞的鸟儿,比喻人的高尚品格。
燕雀:小型鸟类,比喻地位较低的人。
翻译
我向往那苕溪畔的小船,多年未曾遇见豪杰。在黄堂做客的日子,哪一夜能与您共饮美酒?
众多杰出人才都尊您为前辈,两朝以来我们一起畅游。
您的威望如同高飞的鸟儿,让人仰望,却不知微风中燕雀同样高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题为《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其三)》。诗人以仰望的姿态描绘了对郡守沈持要的敬仰之情。他赞赏沈持要的才德,虽然自己多年未能亲近,但想象中在黄堂(官署)做客的夜晚,沈持要已是白发苍苍,依然与士人共饮,显示出他的老当益壮和领导风范。诗人感叹沈持要如同翱翔的鸿鹄,而自己只能仰视,表达了对前辈的崇敬,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谦逊,认为自己的成就不及沈持要的高远。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性强,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