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特太白细事耳,他人所知吾亦知
出处:《谪仙歌》
宋 · 陈亮
李白字太白,清风肺腑明月魄。
扬鞭独步止一人,我诵太白手屡拍。
尝闻太白长庚星,夜半星在天上明。
仰天高声叫李白,星边不见白应声。
又疑白星是酒星,银河酿酒天上倾。
奈无两翅飞见白,王母池边任解酲。
欲游金陵自采石,玩月乘舟归赤壁。
欲上箕山首阳巅,看白餐雪水底眠紫烟。
又不知在何处,漱瑶泉,酌霞杯。
怅望不见骑鹤来,白也如今安在哉。
我生恨不与同时,死犹喜得见其诗。
岂特文章惟足法,凛凛气节安可移。
金銮殿上一篇颂,沉香亭里行乐词。
此特太白细事耳,他人所知吾亦知。
脱靴奴使高力士,辞官妾视杨贵妃。
此真太白大节处,他人不知吾亦知。
歌其什,鬼神泣,解使青冢枯骨立。
呼其名,鬼神惊,惟有群仙侧耳听。
我今去取昆山玉,将白仪形好彫琢。
四方上下常相随,江东渭北休兴思。
会须乞我乾坤造化儿,使我笔下光焰万丈长虹飞。
扬鞭独步止一人,我诵太白手屡拍。
尝闻太白长庚星,夜半星在天上明。
仰天高声叫李白,星边不见白应声。
又疑白星是酒星,银河酿酒天上倾。
奈无两翅飞见白,王母池边任解酲。
欲游金陵自采石,玩月乘舟归赤壁。
欲上箕山首阳巅,看白餐雪水底眠紫烟。
又不知在何处,漱瑶泉,酌霞杯。
怅望不见骑鹤来,白也如今安在哉。
我生恨不与同时,死犹喜得见其诗。
岂特文章惟足法,凛凛气节安可移。
金銮殿上一篇颂,沉香亭里行乐词。
此特太白细事耳,他人所知吾亦知。
脱靴奴使高力士,辞官妾视杨贵妃。
此真太白大节处,他人不知吾亦知。
歌其什,鬼神泣,解使青冢枯骨立。
呼其名,鬼神惊,惟有群仙侧耳听。
我今去取昆山玉,将白仪形好彫琢。
四方上下常相随,江东渭北休兴思。
会须乞我乾坤造化儿,使我笔下光焰万丈长虹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亮对李白的赞美之作,以"谪仙歌"为题,表达了对李白才华横溢、人格高尚的敬仰之情。诗中称李白为"清风肺腑明月魄",形容其诗才如明月般皎洁,又如清风般透彻。诗人通过想象李白在星空中的形象,表达对其超凡气质的向往。
陈亮提到李白的诗歌成就,如"金銮殿上一篇颂,沉香亭里行乐词",高度评价了李白的文学贡献。他还提到了李白的个性,如"脱靴奴使高力士,辞官妾视杨贵妃",展现了李白不畏权贵、特立独行的气节。
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与李白同时代,但能欣赏其诗篇已是幸事,并表示要像雕刻昆山美玉一样,将李白的形象和精神永远铭记。最后,他期望自己能有李白般的才情,让笔下的文字充满光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李白诗歌艺术和人格魅力的深情赞颂,体现了陈亮对中国古代文人风骨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