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浪满浮春浪碧,眉峰浅画晚峰平
出处:《后数年登旷远亭用前韵再赋》
宋 · 仲并
坐客一时人物换,此山海内旧知名。
华筵为我歌金缕,深院有人来石城。
酒浪满浮春浪碧,眉峰浅画晚峰平。
日斜柁转各回首,松竹绕溪知此情。
华筵为我歌金缕,深院有人来石城。
酒浪满浮春浪碧,眉峰浅画晚峰平。
日斜柁转各回首,松竹绕溪知此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坐客:宾客。一时:瞬间。
人物:人来人往。
换:更换。
此山:指代某座山。
海内:天下。
旧知名:早已出名。
华筵:豪华的宴席。
歌金缕:唱《金缕衣》。
深院:深宅大院。
石城:形容静寂如石筑之城。
酒浪:酒香如波浪。
春浪碧:春水碧绿。
眉峰:眉毛。
晚峰平:傍晚的山峰平缓。
日斜:夕阳西下。
柁转:船舵转动。
回首:回头。
松竹:松树和竹子。
绕溪:环绕小溪。
此情:此番情景。
翻译
座中的宾客不断更换,这座山在海内早已闻名。宴会中人们为我唱起《金缕衣》,深宅内有人来访,如石城般静谧。
酒香如同春水泛滥,碧绿清澈,傍晚时分,眉间的妆容淡雅如晚峰平缓。
夕阳西下,船舵转动,各自回首,松竹围绕小溪,尽显此情此景。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对故土的思念和怀旧之情的诗句。开篇“坐客一时人物换,此山海内旧知名”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皆非,但诗人所处之地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声望。接着“华筵为我歌金缕,深院有人来石城”则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欢愉景象,其中“华筵”指的是华丽的筷子,“金缕”可能指的是金色的丝线或是精美的酒具,而“有人来石城”则隐含着朋友间的情谊和对往日情怀的召唤。
第三句“酒浪满浮春浪碧,眉峰浅画晚峰平”通过对比春天波光粼粼的水面和宴席上酒水的流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平静。这里的“眉峰”可能是指山形如眉的特定地貌,或是借此形容山势的柔和。
最后两句“日斜柁转各回首,松竹绕溪知此情”,则是诗人在夕阳西下之际,对周围景物进行回顾,通过“柁”这一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以及“松竹绕溪”的静谧画面,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交往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怀旧思索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