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典吴山冶,行行榜客舟
出处:《送戚秘丞典上饶钱监》
宋 · 宋祁
左典吴山冶,行行榜客舟。
终无善宦巧,肯为著书愁。
别思都成恶,芳辰信易遒。
江南饶杜若,何兴奈高秋。
终无善宦巧,肯为著书愁。
别思都成恶,芳辰信易遒。
江南饶杜若,何兴奈高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左典:指代在吴山炼铜的历史或地点。冶:炼铜。
行行:形容船只连续不断地行驶。
榜客舟:指乘坐客船出行。
善宦:能干的官员。
巧:机巧,擅长。
著书愁:因写作书籍而感到忧虑。
别思:离别之情。
恶:苦涩,不愉快。
芳辰:美好的时光。
遒:尽,完。
杜若:一种香草,象征美好或怀旧。
何兴奈:怎能兴起兴致,奈何。
高秋:深秋。
翻译
他曾在吴山炼铜,行走在客船之上。始终没有一个能干的官职,会让他为著书而忧虑。
离别的思绪变得苦涩,美好的时光也迅速流逝。
江南盛产杜若草,面对这高秋之景,又能有什么兴致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的作品,名为《送戚秘丞典上饶钱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和不舍之情。
首句“左典吴山冶,行行榜客舟”描绘了一幅画面,作者似乎在描述一种忙碌的场景。吴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左典”则可能是一种职位或身份的称呼。“行行”两字传达了一种动作频繁的感觉,“榜客舟”则暗示了水路交通的繁忙。
接下来的“终无善宦巧,肯为著书愁”表明诗人对于无法在仕途中取得成功而感到忧虑。这里的“善宦”指的是官场中的顺利与成功,而“著书愁”则可能是因为没有好的机会去记录或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别思都成恶,芳辰信易遒”一句中,“别思”可能是指离别之思,而“都成恶”则表达了一种痛苦的情绪。接着的“芳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而“信易遒”则传递了时间流逝,美好时刻难以留住的感慨。
最后两句“江南饶杜若,何兴奈高秋”中,“江南”是中国历史上常用来形容风景优美之地的代名词。“饶杜若”可能是在提醒或询问某人,而“何兴奈高秋”则表达了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天,作者内心的不舍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友人的深切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