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全文

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

出处:《登戏马台作
唐 · 储光羲
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英雄踊跃争趋走。
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徵甲卒碻磝口。
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
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
居人满目市朝变,霸业犹存齐楚甸。
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
沧海沈沈晨雾开,彭城烈烈秋风来。
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台。

拼音版原文

jūnjiànsònggōngzhàngyuèzhūyànhòuyīngxióngyǒngyuèzhēngzǒu

xiǎohuìguānliángzhēngjiǎqiāoáokǒu
tiānménshénshùyuánxūn

jiǔzhūxiǎngliùjūn
fànfànlóuchuányóuyáoyáochuīdòngyún

rénmǎnshìcháobiànyóucúnchǔdiàn
shuǐnánliútóngbǎichuān

shānběizǒulángxiàn
cānghǎichénchénchénkāipéngchénglièlièqiūfēnglái

shǎoniánwèixiāotiáodēngtái

注释

仗钺:手持斧钺,象征军事指挥。
燕后:指燕国的后代,可能指敌对势力。
衣冠:指士大夫阶层,有礼仪之态。
吕梁壑:地名,可能指聚会地点。
大徵:大规模征召。
元勋:首功,卓越的功绩。
茱萸:一种植物,古代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彭城:古代地名,今江苏徐州。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心情落寞。
古台:古老的高台,常寓意历史遗迹或怀古之情。

翻译

您看啊,宋公手持斧钺讨伐燕国后裔,英雄们争先恐后地追随效力。
在吕梁谷的小会中,衣冠楚楚的人物聚集,大规模征召士兵于碻磝口。
天门之上,神武的功勋树立,重阳节以茱萸宴飨六军将士。
楼船在广阔的水面上漂游,歌声乐声飘荡,直上云霄。
居住的人们看到市井朝代变迁,但霸业仍在齐楚之地延续。
泗水向南流经桐柏川,沂山则向北延伸至琅琊县。
清晨的沧海雾气弥漫,彭城秋风热烈袭来。
自古以来,年轻人很少能轻易成功,夕阳西下,显得萧瑟,只能登上古老的高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怀念和个人抱负的无奈。

首句“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便是从历史深处抽取了一段往事,展现了古代英雄的英勇与激昂的情绪。紧接着,“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徵甲卒碻磝口”则通过对古战场的描写,传达了战争的宏大和英雄们争取荣耀的气概。

“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一句中,“天门神武”四字形容历史上某种强大的力量,而“九日茱萸飨六军”则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凸显了战争的壮观与英雄们的英勇。

“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此两句转而描写诗人自己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水上游乐的情景描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超脱世俗的意境。

然而,随后的“居人满目市朝变,霸业犹存齐楚甸”又回到了历史的宏观视角,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追忆和对现实社会变迁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通过地理景观的描绘,不仅扩展了诗歌的空间,也映射出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流逝。

最后,“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台”则是诗人个人的感慨与无奈,在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之中,表达了自己无法实现抱负的悲凉。通过“日暮”、“萧条”等字眼,营造出一种苍凉和孤寂的氛围。

总体而言,此诗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交织出一幅历时跨空、哀婉动人的艺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