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鬐剥落脍残留,幻作霜翎雪羽俦
出处:《鱼骨鹤》
清 · 庄一煝
腮鬐剥落脍残留,幻作霜翎雪羽俦。
却讶胎禽藏丙穴,可知蜕骨是丹邱。
乘轩讵有停车日,溉釜偏无煮鹤羞。
莫道充庖虾菜品,栖形欲啸海天秋。
却讶胎禽藏丙穴,可知蜕骨是丹邱。
乘轩讵有停车日,溉釜偏无煮鹤羞。
莫道充庖虾菜品,栖形欲啸海天秋。
鉴赏
这首诗《鱼骨鹤(其一)》由清代诗人庄一煝所作,通过鱼骨幻化为鹤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首联“腮鬐剥落脍残留,幻作霜翎雪羽俦”描绘了鱼骨在经过岁月侵蚀后,仅剩残骸,却在想象中幻化成了一只披着霜白羽毛的鹤,与雪白的羽毛同伴共舞,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美丽的景象。
颔联“却讶胎禽藏丙穴,可知蜕骨是丹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惊讶于鱼骨竟然能藏匿于丙穴之中,成为一只丹邱的鸟儿,暗示了生命形态的转变与重生的可能性,同时也隐喻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神秘。
颈联“乘轩讵有停车日,溉釜偏无煮鹤羞”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生命价值和对待生命态度的反思。乘轩本指贵族乘坐的车马,此处暗喻生命的尊贵;而溉釜煮鹤则是古代一个关于尊重生命的寓言故事,这里反其意而用之,强调了不应轻视任何生命,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鱼骨,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尊严。
尾联“莫道充庖虾菜品,栖形欲啸海天秋”以虾菜品为喻,强调了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生命,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表面的物质评价,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内在的美和价值,如同海天秋日中的鹤,虽然可能被误认为虾菜品,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自由飞翔的灵魂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鱼骨幻化为鹤的故事,巧妙地探讨了生命的价值、自然的奥秘以及人类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