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狐书那是博,尚分鹤料敢言高
出处:《闲中偶咏二首 其一》
宋 · 陆游
断编残稿本徒劳,横得虚名亦已叨。
不识狐书那是博,尚分鹤料敢言高。
巢山且欲营丹灶,跨海何当看雪涛。
与世不谐终自许,笑人苦劝学餔糟。
不识狐书那是博,尚分鹤料敢言高。
巢山且欲营丹灶,跨海何当看雪涛。
与世不谐终自许,笑人苦劝学餔糟。
注释
断编:残破的书籍。徒劳:白费力气。
虚名:空有名声。
叨:沾沾自喜。
狐书:比喻不寻常或难以理解的文字。
博:博学。
鹤料:比喻高傲的态度。
敢言高:妄言自己高人一等。
丹灶:炼丹的炉子,象征修炼或隐居。
跨海:跨越大海。
看雪涛:欣赏海上的波涛。
不谐:不合群,不协调。
自许:自我认同。
餔糟:吃糟粕,比喻接受世俗的糟粕。
翻译
破碎的文稿只是白费力气,空有虚名也已足够沾沾自喜。不懂狐狸的笔法怎能自称博学,还敢妄言自己高人一等。
暂且在巢山筑炼丹炉,何时能跨越大海欣赏汹涌的浪涛。
我与世俗格格不入,自认如此,嘲笑他人苦口婆心劝我学习世俗之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闲中偶咏二首(其一)》。诗中,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首句“断编残稿本徒劳”暗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破,认为自己的著作虽多,但并无实际意义;“横得虚名亦已叨”则表达了对无心而来的名誉的自嘲,认为这并非真正的成就。
接着,“不识狐书那是博,尚分鹤料敢言高”两句,通过比喻,说自己并不追求像狐狸那样博取他人之物,也不自诩如鹤般清高,流露出一种谦逊低调的品格。
“巢山且欲营丹灶,跨海何当看雪涛”描绘了诗人想要在巢山修炼仙丹,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跨越大海欣赏壮丽的雪涛,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与世不谐终自许,笑人苦劝学餔糟”表达了诗人与世俗格格不入,宁愿保持自我,笑对那些苦口婆心劝他沉迷于世俗享乐的人。整首诗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坚守自我理想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