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患别多作别,早日讳穷常得穷
出处:《五子相送至湖陵》
宋 · 陈师道
中年患别多作别,早日讳穷常得穷。
勿云一水四十里,衣冠塞郭何人同。
周生子病辍身出,刘子远来今几日。
石家仲叔好少年,颇能厌俗从吾律。
魏君不独相从早,自君之来吾却扫。
岁月磨人孰能久,反覆看渠难得好。
湖陵古城风日寒,情义乃知生别难。
高怀已为故人尽,交道应留后代看。
勿云一水四十里,衣冠塞郭何人同。
周生子病辍身出,刘子远来今几日。
石家仲叔好少年,颇能厌俗从吾律。
魏君不独相从早,自君之来吾却扫。
岁月磨人孰能久,反覆看渠难得好。
湖陵古城风日寒,情义乃知生别难。
高怀已为故人尽,交道应留后代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患别:经历离别。讳穷:避讳贫穷。
衣冠塞郭:穿戴整齐的城市。
辍身出:亲自出门。
反覆:反复。
湖陵古城:地名。
高怀:高尚的情怀。
交道:交情之道。
翻译
中年人经历离别多了,早早地就避讳贫穷,却常常陷入贫困。别说两地相隔四十里,穿戴整齐的城市里,又有谁和我一样呢。
周先生的儿子生病了,他亲自出门求医;刘先生远道而来,已经几天了。
石家的仲叔是个年轻有为的人,很能接受世俗,遵循我的原则。
魏先生不只是早早就跟随我,自从你来了,我就不再打扫房间以示欢迎。
岁月无情,谁能长久?反复观察,发现友情难能可贵。
湖陵古城的风日寒冷,深知离别之情的艰难。
高尚的情怀已经倾尽给旧友,交情之道应该留给后人传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五子相送至湖陵》,表达了中年人际交往中的离别之苦和贫困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描述五个朋友的互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中年患别多作别”,揭示了中年人经历频繁离别的情感负担。接着,“早日讳穷常得穷”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贫穷的尴尬与无奈,即使努力掩饰,生活依然困顿。
“勿云一水四十里”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虽然路程不远,但离别之情却让人心生感慨。“衣冠塞郭何人同”进一步强调了孤独感,城郭虽大,但知音难觅。
“周生子病辍身出,刘子远来今几日”叙述了朋友们的生活状态,有的因病不能前来,有的远道而来,相聚不易。
“石家仲叔好少年,颇能厌俗从吾律”赞美了仲叔的年轻有为,他能超脱世俗,遵循诗人的原则。
“魏君不独相从早,自君之来吾却扫”表达了诗人对魏君的欢迎,他的到来让诗人感到家门生辉。
“岁月磨人孰能久,反覆看渠难得好”感叹时光无情,友情难持久,但珍惜眼前人显得尤为可贵。
最后两句“湖陵古城风日寒,情义乃知生别难”以环境渲染离别之感,强调友情在寒风冷日中更加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和情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