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
出处:《送进士王驾下第归蒲中》
唐 · 郑谷
失意离愁春不知,到家时是落花时。
孤单取事休言命,早晚逢人苦爱诗。
度塞风沙归路远,傍河桑柘旧居移。
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
孤单取事休言命,早晚逢人苦爱诗。
度塞风沙归路远,傍河桑柘旧居移。
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
注释
失意:心情沮丧。离愁:离别的忧伤。
春不知:春天无法感知。
落花时:花朵凋零的季节。
孤单:孤身一人。
取事:做事。
休言命:不必谈论命运。
苦爱诗:深深热爱诗歌。
度塞:穿越边塞。
风沙:风尘和沙粒。
归路远:回家之路遥远。
傍河:河边。
桑柘:桑树和柘树。
旧居移:旧居已被迁移。
应嗟:恐怕会感叹。
又巴江去:又要前往巴江。
游子:漂泊在外的人。
悠悠:长久的、无尽的。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切。
翻译
春天的离别之愁无人知晓,到家时却发现已是落花时节。孤独中做事不必再说命运凄凉,早晚与人相遇却只爱吟诗作赋。
穿越边塞风沙,回家的路途遥远,河边的老宅已不再是旧居。
想必你会感叹,我也即将像那巴江水般离去,漂泊的游子只能倾听子规的哀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绪、游子思乡的情怀。诗人通过对春天的不觉,落花时节的到家,以及孤独取事,不再提及命运的苦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失意与寂寞。早晚之间遇见的人,都能感受到诗人的爱诗之情,显示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寄托。
“度塞风沙归路远”一句,写出了归途的遥远和旅途中的艰辛,而“傍河桑柘旧居移”则是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最后两句“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表达了诗人再次踏上征途,对巴江的依依不舍,以及对亲朋好友的规劝与叮咛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