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果从拈处得,生涯须向个中求
出处:《题僧道符天游斋》
宋 · 李之仪
六凿相攘不暂休,超然谁复与天游。
醯鸡瓮里自歌舞,野马窗间空赘疣。
妙境果从拈处得,生涯须向个中求。
逢场作戏由来事,可笑区区问髑髅。
醯鸡瓮里自歌舞,野马窗间空赘疣。
妙境果从拈处得,生涯须向个中求。
逢场作戏由来事,可笑区区问髑髅。
鉴赏
这首诗《题僧道符天游斋》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首联“六凿相攘不暂休,超然谁复与天游。”以“六凿”比喻人的各种欲望和思绪,它们在心中不停地争斗,永不停歇。诗人感叹于这种无尽的纷扰,提出超脱尘世、与天同游的理想境界,但又意识到这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颔联“醯鸡瓮里自歌舞,野马窗间空赘疣。”运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醯鸡瓮里的醯鸡象征着小人或世俗的欢乐,它们在狭小的空间里自得其乐;而野马则比喻那些在窗间徘徊、无所事事的人,他们看似自由,实则空虚。这两句揭示了社会上种种现象的荒谬与空洞。
颈联“妙境果从拈处得,生涯须向个中求。”转而探讨人生的真谛。诗人认为,真正的美好与智慧并非唾手可得,而是需要通过不断探索与领悟才能获得。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也需在日常的点滴中去寻找和追求。
尾联“逢场作戏由来事,可笑区区问髑髅。”以戏谑的口吻,指出人们在生活中的种种表演和追求,往往只是徒劳无功。最后,诗人以“问髑髅”这一夸张的手法,讽刺那些过分执着于死后之事的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存在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纷扰、社会现象、人生追求的反思,以及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