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居易送行
宋 · 王炎
著鞭欲为功名起,椎钝不堪加砺砥。
感君雅意重金玉,饯我新诗粲桃李。
我于吏事非清通,向来妄意图民功。
本无仁心致三异,岂有遗爱留一同。
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
耻携奏牍到公车,千虑悬知无一得。
感君雅意重金玉,饯我新诗粲桃李。
我于吏事非清通,向来妄意图民功。
本无仁心致三异,岂有遗爱留一同。
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
耻携奏牍到公车,千虑悬知无一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著鞭:挥鞭努力。椎钝:才智平庸。
砺砥:磨砺。
雅意:深情厚意。
金玉:比喻珍贵的友情。
饯:赠送。
吏事:官场事务。
清通:通达清廉。
图民功:谋求百姓福祉。
仁心:仁爱之心。
三异:分歧。
遗爱:遗留的爱。
鬓毛斑白:形容年老。
眼昏黑:视力衰退。
造物:自然。
奏牍:奏章。
公车:朝廷。
千虑:深思熟虑。
一得:一丝收获。
翻译
我挥鞭想要追求功名,但才智平庸无法磨砺感谢你深情厚意如金玉,为我的新诗赠以桃李之美
我在官场上不通达,一直以来都妄想做出惠及百姓的事
我本无仁慈之心,导致了诸多分歧,哪有共同的爱留给他人
如今两鬓斑白眼神昏花,对身外的荣辱听凭自然安排
羞于带着奏章去朝廷,深知再多忧虑也难有一丝收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题为《次韵孙居易送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个人抱负的诗歌。
开篇“著鞭欲为功名起,椎钝不堪加砺砥”两句,意在表明诗人希望扬鞭策马,早日立下显赫的功业,但却感到自己的才华尚未得到施展,如同钝器难以雕琢坚硬的石头。这里“著鞭”和“椎砺”都是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甘平庸和迫切期盼。
接着,“感君雅意重金玉,饯我新诗粲桃李”两句,则是说诗人感受到了朋友孙居易的美好情谊,这份情谊如同贵重的金玉,而诗人的新作则像鲜艳的桃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珍视。
“吾于吏事非清通,向来妄意图民功”两句,说明诗人在官场中并不顺遂,对于治理百姓之事也缺乏经验,只是过去有过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想要做到的事。
随后,“本无仁心致三异,岂有遗爱留一同”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他原本就没有什么伟大的仁心去成就非凡之事,更何况会有什么遗留的情感给予他人。
“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两句,写出了诗人年纪渐长,头发斑白、视力模糊的生理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官场生涯中的荣辱得失,如同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更迭。
最后,“耻携奏牍到公车,千虑悬知无一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为国家出力、只能随波逐流地跟着官员上下班而感到羞愧和失望,以及对未来前景的迷茫和担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友情、文学创作以及个人抱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