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非汲汲,仲尼岂皇皇
宋 · 李廌
周公非汲汲,仲尼岂皇皇。
吾道无若人,孰能相维纲。
古今异伦轨,英风自相望。
下民今喁喁,造物太茫茫。
吾道无若人,孰能相维纲。
古今异伦轨,英风自相望。
下民今喁喁,造物太茫茫。
注释
周公:指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以礼制和治国有方著称。汲汲:形容急切追求。
仲尼: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皇皇:形容忧虑或忙碌。
吾道:我所遵循的道理,指儒家之道。
若人:比得上的人。
维纲:维持社会秩序的准则或原则。
古今异伦轨:古今时代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同。
英风:英雄的风范。
相望:互相仰慕。
下民:指平民百姓。
喁喁:形容众人期待或议论纷纷。
造物:创造万物的自然或上帝。
茫茫:广大无际。
翻译
周公并不急切追求名利,孔子何曾忧虑不安。我们的道路无人能及,谁能共同维护纲常。
古今时代变迁,英雄气概依然互相仰望。
如今的百姓期待指引,而世界广大无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名为《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七)》。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周公非汲汲,仲尼岂皇皇。吾道无若人,孰能相维纲。" 这几句通过引用古代圣贤周公和孔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追求与自比,以及对于无法找到可以匹配自己思想境界的人感到的一种孤独感。
"古今异伦轨,英风自相望。" 这两句则强调了不同时代的不同标准和评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理解自己精神风貌者的期待与向往。
"下民今喁喁,造物太茫茫。"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种生民众多而又渺小,自然万物繁复却又神秘莫测的景象,传达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时的一种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引用,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人世间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有深度思考的知识分子对于理想、友谊与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