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笑苔矶老,畏人头愈低
出处:《寿竹西》
宋 · 丘葵
中秋八月朔,人在竹之西。
讲席朝齐听,吟寮夜独栖。
交情今管鲍,清操古夷齐。
却笑苔矶老,畏人头愈低。
讲席朝齐听,吟寮夜独栖。
交情今管鲍,清操古夷齐。
却笑苔矶老,畏人头愈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中秋:中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以赏月、吃月饼等活动庆祝团圆。朔:农历每月初一,这里指中秋节的月初第一天。
竹之西:竹林西部,可能象征着宁静或隐居之地。
讲席:课堂或讲坛,指学习或授课的地方。
吟寮:古代文人聚集吟诗作赋的地方。
管鲍:管仲和鲍叔牙,春秋时期著名的朋友,比喻深厚的友谊。
夷齐:伯夷和叔齐,商朝末年的两位贤人,以清廉自守著称。
苔矶:水边长满青苔的岩石,常用来形容隐士或孤独的生活环境。
头愈低:形容因害怕或谦逊而低头的样子。
翻译
中秋节刚到月初,我人在竹林西边。清晨在讲堂专心听讲,夜晚独自在吟咏的小屋栖息。
如今我们的友情如同管仲和鲍叔牙般深厚,保持着古代夷齐般的清廉节操。
回头嘲笑那长久守在苔矶的老者,他怕人多,头都越垂越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景象,诗人在竹林的西边,白天时与朋友们一起听讲席,夜晚则独自一人沉浸在吟咏之中。诗中的“管鲍”指的是古代的君子与小人,即忠诚正直和奸佞邪恶之辈,这里用来形容交情深厚。而“清操古夷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清廉操守的赞赏。最后两句“却笑苔矶老,畏人头愈低”,则是诗人自嘲年华已老,对于世事多有畏惧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古人的品德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高洁操守的人生态度。语言简洁而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